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11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网信办联合组织的“致敬40年看濮阳巨变”网友系列采风活动正式启动。三天时间,网友采风团一行先后前往濮阳县、华龙区、清丰县和南乐县9家民营企业开展采风活动。
作为采风团的一员,笔者全程参与了本次集体采风活动,在连续走访了9位濮阳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之后,笔者总结了10条他们事业取得成功的秘籍。成功的标准或许大致一致,但他们的奋斗的轨迹和过程却各不相同。笔者试图通过本文,让您走进这些民营企业家的内心,感受一下这些时代弄潮儿的风采。
--题记
出发前采风团成员和领导合影左一为蔚林股份董事长郭同新从下岗职工到上市公司老总,从2万元下海创业到企业规模数十亿元,他是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也是靠摸石头过河淌出来的一条自主发展之路。在橡胶助剂这个细分行业,濮阳的蔚林股份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步入世界龙头也是指日可待。
善于从外企学习,但绝对不被外企绑架。7千万回购49%日本人股份,婉拒日本人收购,彰显民营企业家的民族自尊和伟大人格。
坚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敢于舍得投入研发,善于和顶尖科研机构(比如清华大学)等合作,不断创新产品,大胆扩展,争做行业龙头。
认为中国民营企业未来的两大发展方向:要么做大,当行业龙头;要么做小,当行业专家,对自己的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精准的战略定位。
尊重环境,绿色生产,造福后代。化工企业也是良心企业,管控好污染,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责任。
濮耐股份董事长刘百宽(右一)与采风团年,刘百宽舍弃美国优厚条件,毅然返乡创业,实业报国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不断追求。
财散人聚,让高管和初创团队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濮耐早期多名股东),注重企业团队建设,加强股权激励,让高效管理团队为企业壮大发展服务。
刘百宽认为:国家是他的大股东,民营企业的后台是国家,所有民营企业的成功都不可忽略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可见他对民营企业有清晰的认知。公开回应,自己并没美国籍,心系家乡,别无他求。
赠送采风团《濮耐筑梦录》,媒体却围着要求签名赠书,民营企业家才应该是社会明星,娱乐至死的时代,真正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万就够花了,挣再多钱也没有用,还不如报效国家,多做公益。
左侧第三位是训达油脂总经理张立涛
作为家族企业的第二代接班人,学历不高,但是擅长学习。敢于创新和探索:下一步要训达建立物流中心,大数据中心,不断进行品牌升级。
拿好接力棒,传承好老一辈企业家的精神,创始人张同训现在依旧和工人同吃一锅饭,生活节俭,待人诚信,值得后代学习。
目前濮阳的很多家族企业都在进行新老交替,而中国的民营家族企业正在经历一个近代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传承的特殊历史时期。
尤其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个时点上,企业代际传承往往同时伴随着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的剧变。这一波中国民营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成功与否和质量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未来30年的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而对中国经济本身的升级转型产生重大影响。
不想把训达做成所谓的家族企业,更多的定位是社会企业,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家族成员不能对企业发展做过多的干涉。
民营企业偿还银行的贷款天经地义,任何时候不要有诚信上的污点,只有这样才能有畅通的融资渠道。
大濮网董事长向采风团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创始人刘伟强出身微寒,凭借对互联网的热爱和坚持,一举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