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心善行从心出发从行开始——“全国文明校园”山西省盂县第三实验小学践行“心行”教育工程侧记
这个学校培育了这样一群孩子:上课时,她们是一群与老师、与同学积极互动讨论的学生;下课后,她们是一群多才多艺的小艺术家,抱起琵琶能奏出悦耳的旋律,翻开古书又能朗诵中华的博大文化。这个学校就是山西省盂县第三实验小学,它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周边多个学校的合并启用。在经历了教育实践的借鉴与摸索,学校成功克服了在刚建成时面临的生源成分杂,师资差等问题,培养出了从身心到技能都健康健全的学生。
以德育人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
盂县第三实验小学始终坚持着“让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衍接,稳步推进了“心行”教育工程在校园的落地。
在校内,学校设计开办了好习惯助理站,从学生最基础的行为习惯上抓起,帮助学生培养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同时,为了推进德育的稳步进行,学校还充分发挥学校*支部作用,让*员教师引领教师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作用,让教师管理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作用,让学生管理学生;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让家长管理家长。在这样良性的系统下,调动各方积极性,让学校领导、教师、家长更好的带动与引领学生培育健康健全人格,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以行实践方案与措施双管齐下
清晰的行动方案能让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学校将“心行”教育确定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后,认真学习研究上级文件,组织教师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细化调整,出台了《盂县第三实验小学心行教育操作手册》(以下简称为《操作手册》),严格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为1~6年级学生制定了明确的分层育人目标。注重通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注重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资源,发挥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作用,形成校内外合力,共同推进“心行”教育。
在实践上,学校划分了不同的学段,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践。低学段1~2年级着重通过课程渗透、亲子阅读、自制图画、传统礼仪等活动,培育文明素养;中学段3~4年级着重通过课程渗透、演讲竞赛、辩论活动、观影教育、感思教育、志愿者服务等,培育友善素养;高学段5~6年级着重通过课程渗透、演讲竞赛、辩论分析、交体活动、红色研学、志愿者服务等,培育爱国素养。有了具体的分层,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用正确恰当的措施培养学生。
除此之外,学校还以“心行”教育工程为契机,因地制宜,系统化设计德育体系,把旧有的“红领巾监督岗”正式转型为“红领巾文明示范岗”,设置运作模式:三面旗帜引领(班风班貌旗帜、安全文明旗帜、体育卫生旗帜)、三个年级出岗(四五六年级)、六道程序生成(自我报名、民主选举、集中培训,岗前实践、审核任命,因才上岗)、六大方面示范(少先队员仪容仪表、安全意识和习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阳光活动锻炼、卫生整洁和环保习惯、路队引领守纪),锤炼品格,打造品牌。
格心善行教育学生更培育学校
一个好学校的培育离不开一群优秀的学生。学校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因地制宜,找到难题,积极制定对策解决,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格心善行。
山西省盂县第三实验小学从心出发,以“教育有温度,德育有思路”为要求,以实现智慧德育、创新德育,高效德育为目标,紧密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用心探究教育理念,并起到学校带头作用,让领导、老师、家长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尽职做好引路人。从行开始,积极开展课内外教育活动,建设红领巾文明示范岗,好习惯助理站等等,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德育各种工作,大力促进德育专业化、系统化、实效化,让行动落到实处。
格心善行,从心出发,从行开始!盂县第三实验小学实施“心行”教育三年以来,不仅为每一个孩子铺就了健康,温暖的人生底色,让学生们大放光彩,还带动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也防止了类似教育难题的再现。学校先后被评选为阳泉市首批“心行”教育示范校、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选单位、少先队山西省红旗大队、山西省文明校园。
年8月18日,盂县第三实验小学还成功通过了“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验收,光荣地成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王向文赵慧鹏熊爰媛
作者/来源:山西文明校园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