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姿态
作者:河南省清丰县韩村镇高家小学韩志刚
编辑:优秀教师之家
人生,乃是一次在生命T台的行走。
回首即将过去这一学年,我付出努力,收获鲜花,也不乏点点抹不去的遗憾。
一、把星星送给你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教育其实很简单——即为学生进步打足气。
可是,如何把这句话具体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呢?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终于,一套激励性评价办法在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平时,学生只要按时完成作业,就奖励一颗星;完成作业认真,增发一颗星;作文被评为优秀,增发一颗星。在语文活动(演讲比赛、成语英雄赛、作文大赛、写字比赛等)中获奖,奖励两颗星。每10颗星,可以兑换成一张“报喜单”,向家长报告孩子的成绩。
报喜单为印制的长约15厘米,宽约4厘米的纸条,上写:
家长朋友:
您的孩子在语文学习中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真为孩子努力取得的进步而高兴。
特此报喜
下面是手写的教师签名、日期。最后附一句富有正能量的名言。
沉甸甸的报喜单,彰显学生点点滴滴的努力和进步,架起家校沟通的金色桥梁,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又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集够10个报喜单,可以请老师题写一句赠言。学生很珍惜这句赠言,让我题在心爱的书籍或硬皮笔记本的扉页,引以为荣耀。
评价办法与开展读书活动挂钩。学期之初,我向推荐书目,学生自愿认购,我出资购买。期末评比时,得星最多的前5名学生,我免费赠书;6-15名,按半价交费;16名以后者,按全价交费。
本学年,我向学生赠送的图书有《爱的教育》、《森林报(全四册)》、《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金额达数百元。
令人可喜的是,班里学习风气浓厚起来了,平时我不用考试增加学生负担,但在上级组织的作文比赛、调研测试等活动中,我班学生均成绩显著,初露峥嵘。
二、码出文字的光彩
我特欣赏电影《村官》主人公李天明的原型李连成说过的一句话:“有的人有吸烟、喝酒的瘾,有的人有打麻将的瘾,我有发展的瘾。”而我则有读书的瘾,与文字结有不解缘。
去年,单位要求教师利用周末观看电影《小孩不笨》,并写观后感。“聪明人”都会找捷径——他们挂在口头的是:“只要上了互联网,是狗也会写文章。”——不管论文,遑论观后感,轻点鼠标,从网上一抄了之。我则把电影认认真真看了三遍,一遍遍感受着艺术的魅力,思考着矛盾的突破口。
我想到:如果总看孩子不好的一面,总把孩子想得那么坏,孩子的心扉就会关闭。打不开孩子心扉,一切教育活动都无异于隔靴搔痒、抽刀断水。学会爱孩子,多鼓励,多称赞,多看孩子的优点,这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身为教育者,切不可丢失了这把钥匙啊。
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打开文档,《别丢了这把钥匙》一文一挥而就。去年10月,这篇作品在省级专业报《教育时报》发表,并荣获一等奖。
平时,我坚持写博。最近,在濮阳市第六届博客之星评比活动中,荣获“网络教育先锋”称号,是全县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选。
李连成影响着我,我进而影响着我的学生们。
我坚持跟学生们一起写下水作文,先是每周一篇,近来一周两篇。农村学生多数没有电脑,无法在互联网上建博客,我就土法上马,建成别具一格的“博客”——把每次的作文以活页的形式装订成册,供师生共同点评,欣赏优点,提出建议,各抒己见,相互激励。
本学年,我班30名学生中,李若冰、洪依婷等8人次,作文在《小学生作文选刊》(省级)、《教育周刊》(市级)、《清丰教育》(县级)发表、获奖。
读书点亮智慧,写作促进读书。学生们日益增强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我好不欣慰。
三、秀出最好的自己
鲜花烂漫的仲春时节,中心校选派我和另外三名老师参加县电视台组织的诗歌朗诵会。
初选顺利通过。组委会负责人说,我们占了三个一:本次节目中唯一的原创诗歌作品;全县教育系统唯一的入选节目;全县乡下机关唯一的入选节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的主要不足是发音部位靠前。指导老师给出的纠正方法,是练说绕口令:“哥挎瓜筐过宽沟,过沟筐漏瓜滚沟。隔沟够瓜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沟。”
短时间内练成一种技能谈何容易?早上睁开眼就练,晚上上床前还练;上课间隙练,走在路上还练。
或许是有心人天不负。第一次彩排,邻座穿茄克衫小伙子上台时,我让换上自己的西服。后来熟悉起来,得知他是公务员,在大学学主持专业。他谈起专业知识,令我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如法训练,朗诵水平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
不久后,我辅导的学生孟丹丹参加“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在全乡小学生中独占鳌头。前几天,在中心校的推举下,她又光荣地参加了县级比赛。
参加电视台举办的诗歌朗诵会的这段日子,是我忙得不可开交的一段时间:我校三年级语文老师因事请假一个月,我兼任她的课程。常常是一天七八节,我节节都有课。我还参加了乡、县组织的优质课比赛,精心准备,精雕细琢,赢得乡级一等奖、县级二等奖。深感遗憾的是,由于没有时间写主题博文,未能如愿以偿地参加第十届“书香班级”活动。
其实,教育本身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能够做的,只是在教育生涯的T台,尽量秀出一个最好的自己。
韩志刚个人简介韩志刚,网名,蓝色的鱼,小学语文教师,河南省教师读书协会会员,濮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清丰县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近年来,多篇作品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
最喜欢的格言是:“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教师原创作品
投稿邮箱:tougao
bjwx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