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未来办公工作环境如何借力设计的力量今年3
TUhjnbcbe - 2021/7/2 10:09:00
论坛直播回顾第二届“未来办公”论坛

工作环境生态圈论坛是年(深圳)国际工作环境设计应用展的主办活动。本展览以“都市工作环境新常态”为理念,从地产、公共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视角出发,联合产品制造、材料开发、通讯、人工智能等垂直领域,进行工作环境形态重构,打造一个面向未来、跨行业、跨产业、跨国界的工作环境商业生态圈平台。

年工作环境生态圈论坛以“设计的力量”为主题,邀请了商办地产、国际建筑及设计机构、来自产业的科研机构、制造业、检测机构业界领袖,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进行思考。在全球普遍不安、焦虑和恐慌的当下,我们试图通过展览及论坛活动展现空间治愈力,传递设计的力量。

今天,新一代工作者的需要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不仅要求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而且要求两者的融合;他们到办公室不仅仅是完成工作任务,还希望将工作、生活、社交结合在一起,能够与更多的人建立有机的联系……因此,是否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了衡量企业福利的新维度,有责任、有远见的雇主,希望“员工在结束工作后,依然精力充沛、心情愉悦”,他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环境设计和将员工心理健康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将办公场所变成“社交中心”,使之成为员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而改善人的心理和精神感受,推动实现员工、客户和企业的共赢。

3月18日下午,围绕“员工心理健康:工作场所福利的新维度”主题,来自仲量联行JLL、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StudioHBA、伍兹贝格、anySCALE、WeWork、KOKUYO国誉家具、德国柏丽、PWG翩美集团的嘉宾发表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点击查看本场论坛直播回放

孙桐/仲量联行JLL中国区企业客户解决方案开发董事总经理

“将工作场所打造成让员工产生归属感的工作社区是重中之重。最主要的是领导赋能和自我提升两方面,也就是说个体员工最需要的是一种得到上级领导支持的信任感和一种自主的感觉,这也是我在我的工作环境中发现的。如果员工能拥有自主权和决策权,而且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会在工作中激发很多潜能和绩效提升的空间。”

李珈玲VeraLee/StudioHBA项目总监

“不夸张地说,未来办公空间的规划,将是宗教文化、技术科学及可持续发展观的综合结晶。空间设计师应把当代各行各业优秀的生产成果,灵活运用于一个空间,使之达到为人服务的终极目标,这也就是我们公司的观点,未来的办公方式的重点应该在于服务于人,变得更加的有个性以及趣味,将办公和生活一体化,以此来增加办公气氛的情感归属。”

SophieLa/伍兹贝格室内设计理事,资深室内设计师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工作场所的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混合使用,并非孤立存在的。第一,创立办公场所的俱乐部,灵活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活动。第二,社区节点模式,将办公室去中心化。第三,更多小型工作室灵活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社区氛围。”

朱子宁/WeWork南中国区房地产开发事务管理部助理董事

“WeWork在广州和深圳有11个项目,所有地点都坐落于地铁上盖或者传统的商圈里。这是希望通过商办同圈的理念带来多元化的选择,优质年轻的群体反哺区域自由的成熟商业,商业体又为WeWork的办公人员提供丰富多元的休闲娱乐配套。”

渡边大介WatanabeDaisuke/KOKUYO国誉家具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我们通过多维度分析办公空间中的员工对于个人价值到底是如何定义的。个人价值的定义与年龄层有关,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年龄越小的员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们也希望建立新的规则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主持嘉宾:

陈绮琪/仲量联行深圳物业与资产管理部总监

“我们深圳总部员工共一百多人,整个办公空间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固定座位,都是灵动办公的。我们每天都可以选择跟自己喜欢或需要合作的伙伴坐在一起,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社区感。一开始很担心员工是否可以习惯和喜欢,后来发现80后、90后、00后的员工的接受度都很高,也正是我们公司设计的亮点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才。”

对话嘉宾:

张为舜/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亚洲区副总裁

“WELL的十大核心体系?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深环境、材料、精神、社区,都跟人息息相关。其中‘精神’和‘社区’是与人的精神心理最密切相关的。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工作环境中的设计元素,应该是起到正面引导员工的情绪、认知、压力的作用。”

对话嘉宾:

SimonBerg/anySCALE任督设计上海总监

“现在我们的设计考虑使用抗菌无指纹材料,设置分区以保持社交距离也是我们目前所考量到的标准。工作场所的变化是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来办公工作环境如何借力设计的力量今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