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曾经隶属于河北省大名地区的东明县、清丰县、南乐县、长垣县等5个县,都被划入了河南省境内。一个最大的问题出现了,既然这些地区属于河北省,那么在年为何被划入了河南省呢?认真的说,河北、河南、山东三个省的边界划分,与*河、平原省都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当年的平原省是怎么回事,为何牵扯了三个省呢?
一、中原地区的好几个省份,都有和*河打交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各省的百姓们对*河的情感非常复杂。*河水养育了中原各省的百姓,但由于*河不断的决口和改道,对中原百姓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在历史上,*河总计大小决口多次,而且时长的进行改道。每次大规模改道,都会淹没大量的农田和村庄。因为,中原地区的官员和百姓们,对*河都非常头疼。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河始终无法得到彻底的治理。元朝统一天下之后,建立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当时,元朝把全国划分成了10个行省。当然,当时的行省在管理制度上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辖区面积也差别很大。明朝建立之后,对元朝留下来的行省制度进行了完善和整理。从这个时候开始,河北省的辖区逐步奠定。
当时,明朝拥有两个首都,河北地区被称为北直隶。由于*河不断的决口、改道,为了治理*河,河南、山东、北直隶等省份都要和*河打交道。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继承了明朝的行省制度,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变化。例如北直隶的管辖区,就基本继承了下来。直隶地区最南部的大名府下辖了6个县,就像一把锥子插进了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三个省都有管理*河的责任,各自负责自己的辖区。清朝灭亡之后,由于陷入了*阀混战的局面,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河。在抗战期间,由于*河决口的问题,出现了大片的*泛区,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那样的大背景之下,治理*河是不现实的。一系列的重大工程的背后,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时代。
二、为了治理*河,成立了著名的平原省一转眼到了年,也就是建国的那一年。当时,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国家开始把精力放在恢复生产方面。*河的问题急需治理,但三个省份各自负责的情况,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与此同时,河南的北部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土匪,为了更好的治理*河,再加上平定土匪的需要,在年,国家建立了著名的平原省。平原省由山东省的西北部、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地区组成,当时,*河以北已经属于平原省的管辖区。平原省下辖了濮阳、安阳、新乡、菏泽、聊城和湖西6个专区,省会设立在新乡。新乡市直到目前还保留了一些以平原命名的地方,例如平原大道、平原博物馆、平原新区等等。经过3年时间的艰苦奋斗,到了年,豫北地区的土匪已经被平底,*河泛滥的问题也得到了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原省继续存在的作用越来越小,这也是一个历史上没有过的省份。
到了年,已经成立了3年的平原省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最终被撤销。平原省被撤销之后,菏泽、湖西和聊城三个地区划入了山东省,新乡、濮阳、安阳三个地区划入了河南省。也许大家发现了,原本三个省合并的平原省,现在划分给了两个省。在组建平原省的时候,河北省大名地区贡献了东明县、南乐县、清丰县、长垣县等5个县。河北省的5个县被划入了河南省,这等于是河北省的损失。因此,为了弥补河北省的损失,河南省把自己最北部的武安县、临漳县和涉县划入了河北省的邯郸地区。这种兄弟省份换地的情况,在建国初期比比皆是,安徽省和江苏省、河北省和山东省都进行了类型的换地。例如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入江苏省,江苏省把自己的萧县和砀山县划入了安徽省。
三、由于丧失了5个县,大名地区被撤销在建国的初期,还没有地级市的概念,当时,一个省被划分成了若干个地区。大名地区隶属于河北省,属于河北省最南部的一个地区。原本下辖了6个县,但其中的5个县都被划入了河南省境内。造成大名地区只剩下了大名县,一个县当然无法成为地区,大名县最终被划入了河北省邯郸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邯郸市。作者就是邯郸人,当年和周边几个县的同学接触之后,发现很多同学都带了一点河南口音。由于作为两省交界地区,这一地区的人们确实存在偏河南的口音。这样的情况在每个省份都要,江苏徐州地区的口音接近与山东话、河南话。作者的一个朋友就是徐州人,一个年轻的徐州女孩,如果不看她的身份证,听她的口音肯定会认为她是河南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