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全国百强名校
“领*考试”高三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中国古人确实特别有想象力,冲破各种阶段的束缚不断发展。我们的建筑史上,就有许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东西。
比如说古代的修桥。泉州的洛阳桥是一座跨海峡的桥,那个地方特别难修桥,因为地表是沙,桥基立不住,北宋著名书法家蔡襄任泉州太守时说牡蛎粘在海船上很结实,是不是可以把牡蛎种在石头上?这就是著名的“蛎房固基法”,石头边儿上种了牡蛎不断长,整个地基打了一大条,都是很结实的石头,石头上砌一层一层的桥墩。比如赵州桥,桥很长,搭在河床上时,伸出很长,伸展的两端就开了小窗,这样发洪水时,水流可以从中间的洞和两旁的小窗走,一下子分散了水流对桥的压力,桥就比较结实耐用。这种敞肩券的拱桥,中国人采用要比世界其他地方早年,在建筑史上来说是很出色的。
再比如天坛,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它会发现一个特点,它让人感觉自己比什么都高,似乎可以跟天直接对话。原来这个坛筑起来时,周围所有的东西都要比这个坛低。南边是圜丘,圜丘坛的围墙比它低许多,人站在圜丘坛上觉得自己确实离天近一些。北边的祈年殿也是周围的东西都比它矮。通往祈年殿的路是直的,但路旁的地面是大斜坡,皇帝走在这条路上去祈年殿时,有一种心情,我要祈拜五谷丰登,跟天神对话,越走越接近天神。祈年殿附近的树种植在斜坡上,越走近祈年殿,树显得越来越矮,让人觉得越来越接近树梢,这也是古人很有想象力的创造。
由此来说,中国建筑史研究起来,许多地方值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能够想到的,不仅仅是某个建筑物什么形状、里面有什么东西,而是想到它背后更多的东西。因此和园林中一个个具体的实体建筑相比,圆明园的文化价值更值得重视,这些文化价值使我们有许多新的认识。
我们跟随梁思成先生研究《营造法式》,发现《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本身就是非常超前的人,他把工料定额的管理手册变成技术做法制度的书,用来指导设计和施工。古人编书一般先看看古代文献有什么东西,然后把文献拿来集成一下,可是李诫当时找全国各地的工匠给他讲他们掌握的技术,结果这技术一总结就写了多条,而考究其他经史群书后只挑出来多条。像他这种编法式的创作,在当时也是一种超前的做法,跟他以前的官员很不一样,他非常具有想象力。而且这本书的特点是“有定法而无定式”,告诉你方法,但是你不是遵循我给你的“式”就够了,你要在这个“式”的条件下自己发挥发展。《营造法式》有这样一段话:“……取其轮奂鲜丽,如组绣华锦之纹尔。至于穷要妙夺生意,则谓之‘画’。其用色之制,随其所写,或浅或深,或轻或重,千变万化,任其自然。”这里是讲,画彩画的目标是画出来最好像锦缎上的花纹那么漂亮,但又说要根据具体情况发挥,不要受法式的拘谨,可以自由地画。
中国建筑史里的东西,有营养的很多。中国古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取得了了不起的领先世界的成就。了解古人的想象力,为现代建设提供借鉴,正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意义所在。
(摘编自郭黛姮《对圆明园古建筑的再认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雨果的话,意在说明圆明园古建筑是世界一大奇迹,中华民族是个超人的民
族,有许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东西。
B.蔡襄发明“蛎房固基法”,赵州桥建成敞肩券的拱桥,天坛周围所有的东西都要比坛低,
这些都是古人想象力的创造。
C.古人编书只是把文献拿来集成,而李诫则是广泛收集当时工匠经验并结合经史资料加
以整理,显示出他超前的想象力。
D.《营造法式》中阐述建筑装饰彩画的绘制方法时,强调“随其所写……千变万化,任其
自然”,完全可以自由地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举例佐证,最后呼应开头、收束
全文,点明目的、意义。
B.文章几次引用我国古代建筑的成功例子,旨在论证中国古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为现
代建筑提供了有益借鉴。
C.文章由古人修桥、建坛的丰富想象力,引出对圆明园等古建筑的再认识,指出其背后
的文化价值更值得重视。
D.文章后面谈到研究《营造法式》的发现,从理论上补充论证文章的观点,指出总结建
筑理论的人也有想象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研究中国建筑,不是研究某个具体的实体建筑物,而是研究中国建筑背后的想象力、
创造力等文化因素。
B.我国建造敞肩券式拱桥,有利于洪水爆发时分散水流对桥的压力,这种设计领先世界
其他国家六百年。
C.以“圆明园古建筑的再认识”为题的文章例举了其他古建,目的是强调古建文化价值、
为现代建设提供借鉴。
D.文章抓住中国古人在建筑方面的丰富想象力这个“牛鼻子”,指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方
向、内容和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年的“双十一”比往年来的更早,时间跨度也变得更长,从10月下旬一直延续到11月11日。这一调整,使得消费者“剁手”的时间也变得更为充裕。不过据记者观察,尽管人们的消费热情依旧,但消费观念受疫情影响而发生了较大转变,以往消费者在大促期间疯狂“买买买”的习惯正被理性消费所取代,让后疫情时代下的首个“双十一”大促显得有些不同。
艾瑞调研数据显示,双十一消费态度发生转变,产品质量及正品保障是消费者网购决策的首要因素;与此同时,电商平台的知名度、信誉和口碑也愈发成为用户网购时考量的重点。
此外,今年以来,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消费主义,而实用主义成了更多人的选择。在这种转变下,人们对于性价比的追求更为极致,这在“双十一”大促期间也有所体现。不仅是年轻群体,本就看重性价比的中老年在大促期间也变得更为谨慎。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年中国双11网络购物消费信任洞察报告》,实用性商品成为人们网购的重点。报告显示,在年双十一中国网购用户计划购买的品类中,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分列前三,计划购买这三个品类的用户占比依次为60%、58.4%和51%;食品饮料和3C数码家电则排在第四、第五位,计划购买这两类商品的用户占比分别有43.8%、41%。
(摘编自刘敏娟《年的双十一:消费者回归理性》,快科技年11月11日)
材料二:
双十一是全民购物狂欢节,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店,各行各业的大小商家纷纷投入双十
一“战场”,以分得双十一消费红利一杯羹。
众所周知,虽然双十一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但商家在双十一商战中最常用的手段依然是
打折促销,以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能够在双十一以比平时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商品,
同样也是消费者舍得在双十一“剁手”的关键要素。正因为如此,双十一期间,商家的打折促销力度越来越大,花样也不断翻新。
商家通过打折促销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是在商言商的自然选择。然而,不管是电商还是
实体店,不论出售什么商品,打折促销力度有多大,商家都必须坚守诚信经营底线,不能玩
套路坑害、乃至欺骗消费者。用诚信经营善待、厚待消费者,消费者就会对商家产生好感,
双十一过后,还会继续在商家消费,从而使商家的“粉丝”不断增长,销售业绩年年攀升。
诚信是双十一消费最大红利。这不仅仅是对参加双十一大战的商家而言,更深远现实意
义是,对促进消费升级,释放消费红利,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每一个商家在包括
双十一在内的每一天,都用诚信经营善待、厚待消费者,消费者就能放心大胆地消费,消费
意愿就能被最大激活。
(摘编自孙维国《诚信是双十一消费最大红利》,《北京青年报》年11月11日)
材料三:
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电商界的大考“双十一”成为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