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安阳市、鹤壁市复降为县级市,回归安阳地区管辖;同年,安阳地区台前办事处正式改县。安阳地区达到2市13县的规模。
当时基本上每个县的县城都是城关镇。关于这个问题在南方地区都很少。至于为什么叫城关镇,这个应该跟县城基本未迁移有关系。大多都是拥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滑县县*府驻地道口镇,本身原来属于浚县。解放初期才划归滑县。但是河南滑县本身是有城关镇的。年安阳地区分为濮阳、安阳两个地级市,长垣县则划归新乡市。其中原安阳地区班子直接翻牌为地级濮阳市(之前不存在濮阳市),原县级安阳市班子升级为地级安阳市。
濮阳单独的划分为地级市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濮阳发现了油田。当时以资源划市的情况特别多。另外一点就是在整个历史时期。濮阳地区,大部分时候属于东郡。从宋朝开始归河北大名府管辖,归安阳管辖也只有短短的30余年。
-期间县级鹤壁市还属于地级安阳市代管。
随着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年,安阳市管辖北关区、文峰区、铁西区、郊区、林县、安阳县、汤阴县、淇县、浚县,代管县级鹤壁市。年,濮阳县改设为郊区。-年,濮阳市管辖郊区、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内*县、滑县。这里有个情况可以看一下就是濮阳市当时的市区没有,只有郊区,这在全国来看也是比较奇葩的。这种情况主要是濮阳市新建,当时的市委市*府等各级*府机关基本上都在安阳办公。毕竟原来的安阳地委就是现在的濮阳市委。在濮阳市,市委市*府根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更别说市区了。这个很多年以后才改为市区,因为郊区的名字不好听。
年县级鹤壁市升级为地级市,同时将安阳市的浚县、淇县划归地级鹤壁市。为补偿安阳市,将濮阳市的内*和滑县又划归安阳市。至此,安濮鹤三市基本形成了如今的疆域。
其实关于鹤壁市的成立,事实上是有待商榷的。毕竟当时的鹤壁市由于老区煤炭产开采严重,好多地方都成了塌陷区,采空区,事实上已没有发展潜力了。所以6年后也就是年,鹤壁市建立了淇滨经济开发区。数年后鹤壁市*府就搬迁到了淇滨区。鹤壁市的辖境太小,是河南省最小的地级市。安阳地区四十年来的分分合合,到这里似乎画上了休止符。当时分家的本意是为了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但是因矿产设市,城市发展有高低潮,根本不可能长久的。三市其实矿产都比较丰富。安阳鹤壁的煤矿、濮阳的油田,并且围绕着这些矿的资源建立了好多重工业企业。一旦矿产资源衰竭,整个城市就难以为继。尤其近几年国家环保*策的收紧,更是凸显了这种现象。在地区分家之初的年,安阳市的GDP排名在河南省位列第三,濮阳市则位列第四。可见安阳地区的实力。单比较GDP数据的话,地区拆分确实导致了安濮鹤三市发展受限,三市间由于行*区划阻隔,各自为*,无法形成合力,很多两市交界之处都有很多的断头路,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随着豫东北机场的规划建设,又把安鹤濮三市紧紧连在了一起!三市合作,合则两利。希望三市加强合作,重铸辉煌!
来源:安阳新媒体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