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群众最近的人
——记清丰县检察院检察官、南阳建村“第一书记”高冠杰
年7月,任清丰县阳邵乡南阳建村“第一书记”的高冠杰,因积劳成疾身患鳞状细胞癌,不得不离开自己医院。屈指算来,他由一名“坐办公室”的检察官到常年奔波在农村一线的“第一书记”,已逾五个年头。
不计得失扎根基层
年10月,脱下戎装的高冠杰来到清丰县检察院工作。因*治过硬、业绩突出,于年10月入*。参加工作以来,他曾在多个部门。每到一处,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年初,按照全县统一安排,清丰县检察院负责联系高堡乡西侯村驻村帮扶工作。接到此项任务后,院领导找他谈话。对此,他毫无怨言。照他的话说,就是“领导这样安排自有考虑。咱的孩子都大了,没有家庭拖累,到村里工作更适合。”随后,他把铺盖搬到了村里。就这样,他从一名坐在干净明亮的办公室的机关总支书记,迅速转换“角色”,成了挽起裤脚整日奔波在农家户院、田间地头的驻村干部。
任西侯村“第一书记”期间,他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想办法,出主意,理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深入广大群众家中熟悉情况,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想法,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西侯村由于供水系统老化,村民吃水难,他努力沟通解决了供水系统的损坏和老化问题;村里没有路灯,村民晚上生活极不方便,他克服重重困难为村里安装了40盏路灯;村民用电得不到保障,他帮助村里更换了一台变压器;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完成了文化广场的搬迁和修缮。几年来,他为西侯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受到全村*员群众一致好评。
心系群众致力脱贫
年初,按照院*组安排,他从高堡乡西侯村来到阳邵乡南阳建村,任“第一书记”,负责精准扶贫工作。
该村属*河故道风沙区,生活条件艰苦。身边一些人对他欣然受命有些不解,他平淡地说:“咱是*员,比起那些贫困群众,咱更应该知足。能让贫困群早日脱贫、尽快致富,何尝不是一件乐事!”从那天起,他就成了南阳建村的第口人。
驻村以来,他吃住在村。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走家串户走访座谈,全面了解村情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南阳建村户,人口人,6个生产组,其中有贫困户36户。在此基础上,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讨论,理出了“高效农业调结构、特色养殖增效益、多种经营一起上”的发展思路。根据该村以沙为主、沙淤结合的特点,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并通过能人带动、技能培训、资金扶持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村筹建蔬菜大棚的项目已落实了地块和资金,近期即可实施。
他常说:“当‘第一书记’就得干到底,就是脱皮掉肉,也不让一个贫困户落伍掉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因贫困家中经常无人,为确保数据“精准”,他不厌其烦,不知跑了多少路。
80多岁的聂改成是一位“老革命”,老伴患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前几年先他而去,生活孤苦无依,仅靠外甥女接济度日,家庭十分困难。了解这一情况后,他积极申请,为其办理了低保。经常带着生活必需品,登门看望,陪老人拉家常。聂改成老逢人便说:“老高待俺比亲人还亲哪!”
他心系群众、为民办事,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民们纷纷称赞:“高书记是离群众最近的人,他一心为村民办事。有这样的好干部,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从生活方便的县城两度到偏僻乡村,从舒适环境到简陋居所,从温馨的家庭到陌生的环境,高冠杰从无怨言。他严格履行职责,以实际行动赢得村民们认可。他说:“我不仅要住在群众身边,更要走进群众的心间,群众把我当亲人,我要把群众当家人。”
他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虽说身患糖尿病,但对组织安排从不讲任何条件。多年来,他一直在驻村一线。因常年在驻村一线,生活缺乏规律,医院检查,被诊断出鳞状细胞癌。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他不得不离开农村一线。在病床上,他始终放不下精准扶贫工作,放不下村里的父老乡亲……
老高常说:作为一名*员,就应牢记宗旨,把*的事业放在心上,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诠释入*誓言。
来源:濮阳市人民检察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