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年古老文明,素有“中华龙乡”“颛顼遗都”“帝舜故里”的美称。随着工业发展、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滩区脱贫搬迁。承载着濮阳厚重历史文化的许多村庄慢慢地在地图上消失。村落的历史文化如果不赶紧记录下来,就会随之在历史的进程中湮没,年轻的一代就无法了解原先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文化的传承就会断裂。
抢救历史,记住乡愁,存史资*,正基于此,濮阳县*协专门成立了《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编篡委员会,倾力对全县所有乡村历史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成《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一书,让人们从字里行间感受“乡风、乡俗、乡情”,感悟“乡恋、乡思、乡念”,追寻乡愁记忆。
Nov.1新华街
新华居委会,位于濮阳县城内西部濮上路南段路东,距濮阳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城关镇*府驻地西南1公里处。东至老衙门口,南至西一街村,西至新民居委会,北至红卫街委会。
新华街古代称西大街,年前称西三街,年,以新中国兴旺发达之意更名为新华街,年,成立新华居委会。
新华居委会有张、王、郭、袁、陈、任、姬、*、洪、马、徐等姓氏,全部为汉族。辖新华街、新兴街、白玉堂街、夹道街四个居民小组,户,人。
年前称为西三街,隶属城关区;年,更名为新华街;年大跃进时期改为新华大队,隶属城关人民公社;年底,全大队居民响应*府号召,下乡到濮阳县各乡村支援农业第一线;年,落实*策下乡居民回城,成立第二副业大队,隶属城关人民公社;年,经濮阳县批准成立新华居委会。
改革开放前,新华居民多为小商贩,无其他经济来源。
年,郭志彦开始和7名工人创建濮阳耐火材料厂,并成功在村里实施了“村企联建”。
年,改制为濮耐股份,并于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年,产值达到28亿元,利税达4亿元。安排本街居民、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员共余人,安排沿*滩区七个乡余人到濮耐工作。
年,本街居民人均收入1.9万元。目前已有濮耐、威达、忆江南度假村等企业15家,建设临街门市间,拥有个体工商户余户。已建成新华南、北两个社区,居住户。投资万余元建新华社区临街门市房0平方米,每年增加集体收入23万元。
新华文化广场▲
新华便民服务站▲
新华居委会注重文化教育,考上本科院校的居民子女,居委会奖励元助学金,1年以来,新华街考上本科院校26人,研究生5人。
年,筹资万建成城关镇新华*群便民服务点,规划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完善服务设施。
新华居委会先后被评为全省先进村*支部、普法共建单位、全市先进基层*组织、全市五好村级*组织、市关心下一代先进村、市级卫生村、市安全小区等。
村中
古槐
新华街中段有一棵岁的老槐树,据传是当年袁姓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新华街,为了怀念家乡带了槐树种子栽到居住的院子里。如今,这棵古槐枝繁叶茂,成为新华一处景观。
吴保合(—),年入*,年入伍。曾任十三县盐民暴动总支部书记,河南省人大代表,濮阳市保卫委员,城关镇组织部部长。
张会之(—),年参加十三县的盐民暴动,年随部队南下,曾任贵州省罗甸县人大主任。
郭训荣(—),年入伍,任新四*3师10旅29团侦察排长,第四野战*8纵队23师炮兵营排长。因负伤转业,曾任濮阳县委组织部组织委员,滑县粮食局副局长。
张雨亭,年生,曾任濮阳县实验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袁同林,年生,曾任濮阳县公安局副局长。
袁新伟,年生,曾任河南省委*策研究室副主任。
任宗祥,年生,曾任濮阳县市*园林局副局长。
郭志彦,年10月生,中共*员,本科学历,经济师。年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三次。年10月,被评为“河南省退伍*人建功立业先进个人”,被濮阳市人大常委会评为“濮阳市优秀市人大代表”。现任新华街*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书记。
袁征,年生,濮阳县森林公安局*委。
盐民暴动
新华街原称西大街,是20世纪30年代濮阳县特委组织盐民暴动所在地,组织者王从吾、刘宴春、高克林,都是中国共产**员。解放前,民国*府实行海盐专卖,禁止濮阳当地居民生产硝盐,在硝盐产地豢养着大批盐兵和盐巡。盐务队的盐兵狗仗人势,为虎作伥,经常抓捕盐民、铲毁盐池,没收产盐工具,吊打和讹诈盐民,盐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盐民中流传很多民谣,如“盐民苦、盐民苦,入地无门、上天无路”、“做硝盐,熬烂眼,盐兵来了踢饭碗”、“盐民苦,似*连,盐兵前面挣饭碗”等等。
年,中共濮阳中心县委为了推动革命的发展,在王从吾、刘宴春、吴保和等人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员,深入盐区,发动盐民起来斗争,告诉大家“要打败盐巡就得团结起来,团结的人越多越好,我们不仅要团结本村的盐民,还要团结全县的盐民,外县的盐民,这样力量才大”。
年4月,斗争的条件基本成熟。当天黎明,濮阳四乡的盐民迅速地集合在濮阳县城西街。同时,活动在内*县千口村的*组织领导刘玉峰同志也带盐民五百多人来声援。盐民们事先就印发了传单,写好了标语,组织好了敢死队。早七点,成千盐民手持铁锨、木棍,集合在西大街火神庙街戏台前,兵分三路直冲驻扎在北街八都坊下的王家大院——盐巡的巢穴(现有盐民革命斗争遗址纪念碑)。
上午九点多,两千多名盐民、学生和围观的街道居民包围了王家大院。盐民们面向北方,跪在地上对天起誓:“坚决斗争到底,决不妥协!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接着领头的人高喊一声:“不怕死的跟我来!”盐民应声向王家大院冲去,平时耀武扬威的盐巡们个个吓得*不附体,狼狈逃窜,没来得及逃跑的,龟缩在王家大院的巢穴里,不敢出门。愤怒的盐民推到了王家大院的一段围墙,冲进了盐巡老巢,砸窗、撞门,抓到了几名龟缩在房子内的盐兵,将他们五花大绑,拉到大街游街示众,然后把盐兵拉到西水坡进行教育,让盐民诉说疾苦,告诫他们以后不能再欺压百姓。
当天下午两点来钟,濮阳的三百来名民兵团,在县长毕星垣、警察局长李玉合、民团团长张冠三的指挥下,气势汹汹地向西街盐民集中区搜捕盐民。这些头目刚刚出动,周围街舍、盐区、田野哨声四起,喊杀声震天动地,盐民手持铁锨、木棍把他们团团包围,毕、李、张看自己成了瓮中之鳖,马上改变了策略,用温和的口气向盐民们说:“你们有什么要求,慢慢地讲嘛!用不着拿枪动刀的!”这时吴宝合、*德成、刘玉峰等人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做硝盐是为了养家糊口,出力挣钱,天经地义。可是盐兵狗腿们仗势欺人,让我们活不下去了,反正是一死,我们豁出命了!盐巡不滚,我们决不罢休!”经过多番较量,毕星垣等人无可奈何,只好答复盐民三项要求:一是驱逐盐巡出县境;二是硝盐开禁,可以自由买卖;三是做硝盐不交税。之后,毕、李、张和三百来名团兵灰溜溜地窜回了衙门。
这就是濮阳*史上著名的盐民斗争。
大义凛然的抗日三勇士
濮阳城内新华街(原西三街)居民王人龙、郭长文、吴五三个人都是赤贫。他们生性豪爽,不畏强暴,每遇不平之事,都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为乡邻所称道。
年初,日本侵略*初占濮阳县城时,城内居民逃避一空,王人龙等三人,常常在郭长文家讨论对付日本*子的对策。
农历正月十五日夜,突然有两个日本*子,手持刺刀闯入郭家,适逢三人都在,日*威逼他们找花姑娘。多日来,王人龙、郭长文、吴五目睹日*兽行,早已义愤填膺,此时日本*子送上门来,岂能让他们活着回去再糟蹋中国人?
于是他们赤手空拳与*子展开了搏斗,当场打死*子一名,另一名受伤逃脱,他们将*子尸体抛置井内。还没有来得及躲避,日*就将王人龙三人抓去,几经严刑拷打,他们始终英勇不屈。
郭长文、吴五,由伪警察拉到刑场行刑时,日*令他们跪下,郭、吴二人强立不从,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对日本*子的行径骂不绝口,最终被枪杀。王人龙在义仓日*司令部中历经酷刑拷打,昏迷苏醒反复多次,始终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终被肢解而亡。
三勇士的英雄事迹被广泛传颂,其民族气节,对濮阳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
盐民英雄吴保合
吴保合,年出生于五星乡王寨村。祖父、父亲和两个伯父都给地主当雇工,因终年劳碌,不得温饱,相继去世。年大灾荒时,全家生活更无法维持,两个姐姐被逼做了童养媳,因受折磨先后去世,剩下他母子二人,沿街乞讨。
吴保合16岁到染坊当学徒,18岁被解雇回家,以做小盐为生。随着*组织在濮阳的活动,他开始有机会接触地下*组织,逐步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开始秘密为*工作,在盐民中建立了*组织,到年先后发展郭保成等10多名*员。年配合*组织发动并领导了盐民斗争,因为他在濮阳盐民暴动中表现英勇,且有才干,在清丰古城召开南乐、清丰、濮阳、东明等13县盐民代表会议,成立盐民联合总会时,他当选为总会会计。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形势需要,安排他打入敌人内部,继续开展地下斗争,具体任务是摸清敌情,向*汇报,从内部瓦解敌人。他接受任务后,年进入伪青年训练班和新民会内当伙夫,年又打入伪二方面*城防司令部当情报员。在此期间,他多次为我*组织提供情报,最危险的一次是盗出一份日*侵华地图,为我*抗日组织提供了可靠信息。期间还教育伪*爱国抗日,策反了许多士兵,相继弃暗投明。
濮阳解放后,吴保合担任濮阳城关镇西区民兵联防队长,继任濮阳县农会组织委员。年调任濮阳县城关镇组织部长,卫生院支部书记。
吴保合于年3月15日逝世,享年75岁。
日*占领濮阳后枪杀第一人
年正月初十,日*占领濮阳。日*从西门而入,沿街商铺关门闭户,居民纷纷外逃,唯独王常进、韦绪忠未逃,躲在王常进家磨道里,直到下午两三点钟时,估摸日*已经退走,想出去一探究竟,谁知刚开门,看见一日本*子在门外站岗,急忙退回,为时已晚,被日本*子开枪打倒在地,当即命亡。王常进是日本强盗进濮阳后第一个被枪杀的人。
一颗子弹的故事
在濮阳县武装部保留着一颗子弹,它记录着英雄郭训荣的故事。
年,郭训荣出生在濮阳城内西大街一个贫苦家庭。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年,被破格抽到东北炮兵学校深造,结业后,被调到第四野战*8纵队23师炮兵营,先后参加了辽沈及平津两大战役。
年元月,在解放天津时,郭训荣身负重伤,被战友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下来,医院。手术时,他对*医说:“咱医院条件差,药品短缺,把胳膊上、腿上子弹取出来,包扎一下就行了,不需要打麻药针和用药。”*医遵照他的要求,把子弹取了出来,包扎好,他又回部队,继续投入战斗。天津解放后,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曾到炮兵阵地看望炮兵战士,并亲笔题词:人民炮兵万岁!庆祝炮兵胜利!真迹现在珍藏在郭训荣家中。
天津解放后,由于郭训荣伤势严重,不宜留任部队继续工作,被分配到地方。至年任濮阳县组织部组织委员,至年任滑县粮食局副局长。
由于参战留下的残疾,腿部痛得厉害,每逢阴天下雨,更是疼痛难忍,无法工作,因此回家疗养。直到年,原师*委朱志伟听说此事,忙督促医院治疗。经过检查,结果是埋藏了长达25年的一颗子弹头在作怪。子弹取出后,腿也不疼了,恢复了健康,直到去世。
郭训荣生前曾说:“这颗子弹头就是平津战役的见证,可以送到革命*事博物馆收藏。”如今,这颗子弹头已送到县武装部做永久保存。
抢夺弹药库
在濮阳县新华街,战斗英雄郭训荣经常骄傲地回忆起当年抢夺弹药库的故事。
年日本投降前夕,苏联红*占领东北肖县一座日本遗留下的弹药库。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致电毛主席:肖县有一日本弹药库,需移交中方。国共两*部队,谁先到就移交给谁。
毛主席立即致电东北野战*,火速赶到肖县接管弹药库。郭训荣所在这个营离弹药库50华里,而国民*部队离弹药库只有25华里。部队首长将这一艰巨任务交于他这个营去执行,要不惜一切代价,超过国民*的汽车轮子,抢在他们之前接管弹药库。
营长接到命令后,迅速组织部队立即向肖县开拔。战士们个个轻装上阵,一路上不顾一切拼命奔跑,中途牺牲了8位战士,最终在国民*部队之前到达肖县,顺利完成接管任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