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华见到清丰县法院驻村郑书记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是看着《大河报》脱贫致富的,《大河报》是咱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最好的参谋和助手。”
王震华,男,年出生,清丰县纸房乡大屯村人,退伍*人,现任郑州市某楼市销售员,销售业绩良好,月薪两万多元,在市内有车有房,风风光光。
他从出生那天起家里就很穷,父母常年有病。初中刚毕业,父亲就去世了,只好四处打工,但挣钱稀少,自用之后,所剩无几,贴补家用如杯水车薪。不久后参*,津贴比打工钱多了不少,但仍然难以改变家庭贫穷的面貌。退伍后,接着四处打工。但是,此番打工,可不是彼番打工,虽然还是没什么技术,但是,现在的思想经过部队教育,比过去解放了好多好多,工资也比过去多了好多好多。最关键的是,他瞅准了一家报纸——《大河报》,从中获取了许许多多脱贫致富的*策、法律、信息。
从年3月2日他家被评为贫困户那天起,他就开始翻阅各种报纸。当他发现《大河报》所载的*策、法律、信息对他家脱贫致富最有用后,他就当机立断地挤出一部分打工钱,订了一份该报,而且每期必读。他要靠自己的智慧使他家脱贫致富,不想再拖累*和*府、靠*和*府的各种补贴过活。年3月2日,周三,当他从《大河报》“大河楼市”版面发现郑州楼市行情看好时,当机立断地跑到郑州某楼市报名,非常幸运,当即应聘,当月就售出3套楼房,被所在楼市评为“三好销售员”,即思想好、作风好、学习好的销售员。说他学习好,主要是指他善于从《大河报》“大河楼市”版面捕捉楼市机遇,依规依法巧售多售楼房。
楼房售的多,提成自然多。一年下来,20多万到手到家。从年3月2日,到年3月2日,整整一年,他家不仅稳定脱贫了,而且达到小康了,家里建起了四间大瓦房,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等,各种电器一应俱全。当街坊邻居问他是怎么脱贫致富的。(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启松通讯员郑喜宽)
统筹:陈斌周珂王顺甫马培玉刘菱
编辑:王瑞华
审核:韩振峰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河南一百度濮阳频道、大河濮阳(网)热线电话-手机)
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