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今天是“九·一八”国耻日。近日,小编一行十余人从六村乡温邢堌村徒步到后河镇杨堌村,沿着先烈们的足迹重走红色路线,重温红色沙区峥嵘艰苦的岁月,缅怀那段沉重而又光荣的记忆,用手机视频记录了杨堌村老人讲述日寇当年在内*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很多人看过后都连连发誓“再也不买日货了”。
讲述人:刘修乾84岁
讲述人:王合柱75岁
讲述人:胡稳战75岁
讲述人:胡改竹69岁
万人坑
血泪井
附:《血海深仇刻骨铭心——内*县杨固村的“万人坑”和“血泪井”》
作者:张国胜
内*县后河镇杨固村的“万人坑”和“血泪井”是当年日寇侵华犯下滔天罪行的有力铁证,也是广大沙区人民永远的伤痛,更是警示后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动力之源。
“七七事变”后,日寇侵略中国的野心大肆膨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民族救亡的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地处濮阳、内*、滑县交界地区的井店、后河等村镇附近遍布*沙,地瘠民贫,历来都是匪寇猖獗的混乱地方。年,这里就建立了*组织,领导劳苦大众向欺压人民的剥削阶级展开了英勇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就成立了由我*指挥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四支队”。随后,杨得志同志领导的八路*、朱程同志领导的华北抗日民*先后进驻沙区,并且在南丈保村成立了冀鲁豫*区,由*克诚兼任司令员(后由杨得志接任司令员)、崔田民兼*治委员。他们和地方武装并肩作战,携手杀敌,让日寇、土顽、伪匪等反动势力闻风丧胆,寝食难安。为了消灭八路*,拔掉沙区根据地这个“眼中钉”,年春天,由日酋冈村宁次亲自指挥日本侵略*以及周围8县的伪*共1·5万人,携重炮20多门,汽车、坦克多部,飞机2架,对这片地区发动了惨绝人寰的“4·12大扫荡”。
4月11日,日*先派汉奸李英率部南犯亳城、次范等村,遭到抗日部队痛击,被歼多人,同时又派伪二十四路杨振兰部和孙步月的反共自卫团人占领了我抗日根据地的安化城(二安)村。当日晚,冀鲁豫*区司令员杨得志和分区司令员朱程命令七团、四团、民一团、独立团等主力部队攻打安化城(指挥所设在5里外的小槐林村),激战一夜未果。次日拂晓,得知日*已经从汤阴五陵渡过卫河,增援安化城,进犯根据地。又获悉东庄、濮阳、白道口等地的日伪*也倾巢而出,直扑沙区。遂撤出战斗,收缩兵力,快速向后河方向转移。同时命令各*府机关、后勤保障单位迅速向后河收拢。
12日晚,日伪*把后河村团团包围,我抗日武装顽强抵抗。激战至13日凌晨,杨得志司令员率队突围,从后河村北寨门杀开了一条血路,向东北方向的清丰六塔、仙庄地区撤退,朱程司令员则率领民*撤向西北方向的高固、高堤沙窝地区。日伪*随即尾随追击而去。
杨固在后河东北方向3里,当时筑有两丈多高的土寨,四面四门,约有近千人,是一个乡村集市,追击杨得志司令员的这一路*子很快就赶到了这里。从*子兵13号窜入杨固到悄悄逃遁总共住了7天。这个小有名气的集市血流成河,天昏地暗,活生生地变成了“人间地狱”。
走进杨固村,随便拦住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给你讲上许多那时的悲惨场景。这个村子的家庭在那次劫难中都有损失,或人或物。虽然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已经过去七十五年,但是它早已在沙区人民的心头划上了无法抹去的印记。
年初,杨固村的胡正道在马集村亲戚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回来又发展了八名*员,并且成立了*支部,大家一致选举他担任了首届支部书记。头天接到了*子要来扫荡的消息,他就马上通知大家转移躲避。俗话说的好:“穷家难舍”。大多数人都抱有侥幸心里,不愿意离开。只有少数人及时跑了出去,躲过了这场灾难。
追击的*子一到杨固像疯狗般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当时正是大清早,有的人家已经开始烧火做饭,起床稍晚的还在休息。枪炮声一响,村子里就炸了锅。村民胡太常经营一个棺材铺,头一天接到通知,把全家老小打发去了远处躲避。因为放心不下店铺,便只身留守看护。次日看到敌人疯狂的样子,觉得太危险了,就和族叔胡正录结伴逃命。刚出南门不远,他的绑腿带子开了,奔跑受到影响,就弯腰系了系,不幸被*子子弹击中毙命,胡正录则无恙。
村民胡太世等人逃到村北沙窝,藏身在一片茅草丛中。有个人内急,憋不住出来解手,被*子发现。几发炮弹打来,多人被当场炸死,余者四散奔逃。胡太世被*子追上扎了三刺刀,其中两下子透伤。因为不是要害,才幸免于难,后来他参加了队伍,成了一名勇敢的革命战士。复员回村后,他成了义务讲解员,情到深处,总是解开衣服,让大家亲眼看刀伤,用手摸伤疤。用血淋淋的事实控诉倭贼的滔天罪行。
胡九妮的母亲同敌人争夺老母鸡,被*子用刺刀扎死。九妮去救母亲,敌人举起枪朝他射击,他妻子怀抱2岁的孩子扑过去堵住了枪口,被当场打死,孩子被活活撕成两半。
被这群坏蛋用这种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的还有城布村毕秋成的孩子。
在西大坑,一排*子兵把一位妇女奸淫后,又把一枚手榴弹硬塞进她的阴道,活活把她炸死了。
说到这些丧心病狂的东西的禽兽暴行,不但杨固村的乡亲们咬牙切齿,笔者也是感到无比愤怒和震颤。*子们糟蹋妇女的方式五花八门,有些场景的讲述,就连如何记录也感到困难。有的因为亲人死的太惨,心中的伤痛太重,或者闭口不谈,或者泣不成声。
敌人把附近土镇、桑村、城布、丁村等几个村子的群众都集中到了杨固,反复询问有没有八路*,群众异口同声:“没有!”狡猾的敌人不信,使用了多种诡计,也没有一点收获。恼羞成怒的日本*子开始报复性杀人了,第一拨机枪扫射后,就有多名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穷凶极恶的敌人嫌这样太浪费子弹,就把这些村民推进了村中的水井。杨固村比较大,村内共有六口水井。结果被敌人用捉来的群众生生填满了五眼(剩下的那一眼是为了他们使用方便。他们撤退后还不忘使坏,用炸弹把井炸毁,还偷偷在这口井里下了*)。用活人把井填满后,他们还在井口压上石磙,往井里浇开水,用手榴弹炸毁井口。
土镇村米年喜他爹被敌人捉住,在井口蹭开了绑手的绳子,使劲跳过了井口,一溜烟钻进了临近的庄稼地,侥幸存活下来,年去世。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见证了敌人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
被敌人捉住的人太多,一下子也杀不完,*子就把他们关进了几个大房子里,约有多人。年仅三岁的胡贵良和他娘被关在其中的一个房子里,夜里他娘把房顶挖了个大洞,先把小贵良放到房顶上,自己又钻出房顶,跳到地上,然后叫贵良往下跳,她刚好一下接住跳下来的贵良,悄悄逃了出来。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其他人才想起逃跑,可已经晚了。一个外号叫“二木拉片子”的人胆子小,钻出来后不敢往下跳,吓得坐在房顶哭了起来,被敌人发觉,把他当场打死,把剩下的人全部用火烧死,逃出的仅十余人。
农会主席*同喜一家三口被害;村民王四家被害12口;刘修乾家被害5口,其中他太爷爷、太奶奶和他姐姐、叔伯姐姐香兰失踪。只有他二奶奶的遗体被认出……
日寇来到沙区后,除了杀人放火以外,就是抢东西,甚至连树木也遭了秧。在杨固,*子逼迫群众为他们去砍树。沙区的枣树一望无际,蔚为壮观,且历史悠久,质地坚硬,是上好的木料。敌人就把砍下来的枣树用汽车、马车连夜运回他们的老巢。据今年84岁的刘修乾老人回忆:他当时逃难到了20里外的许村,就亲眼看到往濮阳城里拉木料的车一辆接一辆。
在*子扫荡的队伍中,也有良心尚未完全泯灭的伪*。其中,一位伪*官就对他手下下命令:“把他们都押到远点的地方去砍树,累死他们!”其实这是话中有话,让他们趁机逃跑。真有几个人逃了出来,还有几个人不敢跑,回去又被敌人杀害了。
日本*子在沙区犯下了的罪行罄竹难书。据后来统计,仅这次“4·12大扫荡”,沙区被焚村,毁房5万余间,殉难民众余人,炸毁水井多眼,砍伐树木10万余株,民间财物被掠一空。这次“大扫荡”的杀人场所无数,最大的杀人场所就是杨固村,殉难(包括被害、失踪等)同胞过千,其中,被扔进五眼水井杀害的约人,东、西两个大坑被枪杀超过人,被关入民房放火烧死多人,还有零星被害多人。杨固村也是这次大“扫荡”中损失最重的村子,被杀害人,失踪人,总计人,28户灭门。房屋被毁间(其中瓦房72间、土房间),所剩能够居住的寥寥无几。
今年87岁的胡留银老人未曾开言先流泪,据他回忆:当他从南边皇甫逃难回家时,沿途不时有被害乡亲的尸体映入眼帘,且大都腐烂,既难闻又恐怖,吓得他紧紧拉着大人的手不敢睁眼观看。外出逃难的乡亲们陆陆续续返回家后,首先还得解决燃眉之急——吃水!村里的井都不能用了,人们就在村西坑边又挖了一眼土井,算是勉强维持大家的基本生活。野狗、野兔等动物也经常在夜里悄悄来饮用。到了冬天,家家都是房屋露天,无法抵御风寒。好在沙区野草丛生。人们纷纷在自家屋里挖“地窨子”,简单的支个顶,地上铺上些茅草就勉强过冬了。
抗日民主*府处理善后,因为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只好从清丰请来了许多人帮忙。他们从井里把被害乡亲的遗体一个个打捞出来,许多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只好就近在村头大坑依次排好,草草掩埋。加上原来大坑中的被害乡亲,总数逾千,被后人称为“万人坑”。
在从井中打捞尸体时,还真发现了幸存者——桑村的瞎老健。他身受重伤,奄奄一息,被抬回家数日后也与世长辞。
“4·12大扫荡”结束后,*和*府迅速展开了善后工作,并且专门竖立了纪念碑。杨得志、苏振华、唐亮等领导人都纷纷题词,表达了要为死难同胞报仇雪恨的决心。
解放后,各级*府对于这段血泪史都很重视,不断派人挖掘整理有关材料,对几口“血泪井”和“万人坑”做了专门管护,并且竖立了标志碑。上世纪70年代,还先后成立了两个“血泪史展览馆”,陈列了当年大屠杀留下的部分实物和图片,以及用泥塑的方式还原了当时的部分惨景。省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后来因为多种原因,展览馆停办、撤销。
年,“万人坑”和“血泪井”与“四·一二阵亡将士暨殉难同胞之公墓碑”一起被河南省人民*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安阳市人民*府授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