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非遗中心主任刘小江在为网友讲解我市非遗情况
清丰县双庙乡东庵上民俗文化村展示馆负责人、面塑大师陈正达
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田拐村两夹弦展示馆
“原来你这么有文化”——探秘真实的刘小江
6月24日上午,由濮阳市委网信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原来你这么有文化——探秘濮阳非遗”网友采风活动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正式启动。在这个启动仪式上,我再次见到了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小江,并在采风活动结束后,对刘主任进行了个人专访。
真实不羁的刘小江
官方介绍里的刘小江,有着一大串盛名之下名副其实的头衔,其现任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市文联副主席、民盟濮阳市委副主委,市*协常委,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此处省略一百字),用管锐主任的话说:“绿菡你可以写写刘主任,他这些年为濮阳文化做了不少的事,真的是非遗方面的专家!”既然是真专家而非砖家,那是必须要点灯熬油好好写写的,呵呵。
其实,认识刘小江已经八九年了,不但是清丰同乡,还是诗友文友,还曾经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最初,我每每恭敬的称呼他为“主任”,他每每亲切地称呼我为“妹妹”,初听很温暖,后来我听说,他这个温暖的称呼普适大众,但凡比他少来人间一天的女子,都是他的“妹妹”。所有的女子,都是他眼里的环肥燕瘦,春兰秋菊。比如?比如说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的管锐主任,在他的诗里昵称就是小“锐锐”,那个他在外地偶遇的“银匠铺里的女匠人,笑靥如花”,而我这个本县的“妹妹”,居然是最黯淡无赠诗的,这大概是我既没请他喝过凌童牌的茶,也没请他喝过梅子味的酒吧,茶能逸情酒能醉,诗人不醉不出诗嘛……
认真点,正经说,该怎么描述我所感知的刘主任呢?私以为早已不惑心知天命的刘小江,不但外表儒雅,温润如玉,而且为人低调,不疾不徐。气质尤如他的网名“灰瓦片”,历经洗礼,安然淡静,心性亦如他的“灰瓦片”,朴素无华,本色自在。
才华横溢的刘小江
十年前,博客盛行,我和刘小江互为博友,常常在新浪博客上激扬文字,抒发情怀。
每每夜深人静,“夜猫子们”就上线了,鼠标一点,彼此的诗文日记便窥入眼底,谁写了什么碎碎念,谁发了什么惆怅诗,都在下面之乎者也互评一番。刘小江的博客包罗万象,除了他心爱的非遗工作,还有各种葡萄味青杏味茉莉花味的情诗和文章。
本来窃以为,刘小江写的情诗大约和我写的情诗一样,不但泛酸,或者发麻,亦或顾影自怜孤芳自赏,总是压在箱子底下敝帚自珍或送不出去的,譬如《望桃》:
站在窗前,望你
窗棂上爬满了青藤
青藤缠着我的目光
缠着你
《梨花的颤———致彼岸》:
彼岸说:梨树已种下经年
苞蕾初绽
你不来
花不开
譬如《致小D》《冬天里的荷》等等深情柔软的诗歌和文章,谁知人家不但有一天把这些情诗发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