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头条:天下张姓出濮阳
刘平
二条:*河明珠黛眉山
曲焕平
三条:*营
杨清波
总第期
姓氏是代表每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无论是谁,一生下来就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和“名”,以表示其属于哪一个氏族的成员。因此,姓氏便成了人们与生俱来的第一符号,并将会终生相随。
“张”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许多张姓人在介绍自己的姓氏时,总喜欢说是“弓长张”的张,可见他们对姓氏构件中的“弓”是很看重的。“张”是一个象形字,像是一个张弓欲射之人。
从张字的结构分析,“弓长”或“长弓”,说明张与弓矢、弓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不容怀疑的历史事实。在龙乡濮阳,自古就流传着“张挥造弓得姓张”的传说。如今,在濮阳老城东南隅的老虎台上还有张挥墓,这里就是天下张姓的祖根,每年都会有大批来自海内外的游子来此寻根祭祖,缅怀祖先。
人间弓箭“天上”来
《说文解字》曰:“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世本?作篇》:“挥作弓,牟夷作矢。”《秘笈新书》引《元和姓纂》曰:“*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广韵》云:“张姓本轩辕*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甲骨文中虽没有发现“张”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不尽相同。这些“张”字虽然写法各异,但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那就是与“弓”“矢”“长”,尤其是与“弓”分不开。因此说,没有“弓”也就没有“张”。
张挥,*帝之孙,颛顼的堂兄弟。他观察夜空发现,在浩瀚的银河里,有8颗星排列成一个“弓”形,而另1颗星正好位于“弓”的上方,似有一种魔力让这颗星脱离了“弓”,射向天狼星。原来,这9颗星正是今天仍在太空闪耀的弧星,它的名字叫“天弓星”,简称“弧”。《宋史?天文志》云:“弧矢九星在狼星东南,天弓也。”《淮南子?时则训》载:“仲春之月,招摇指卯,昏弧中,旦建星中。”意思是说:在仲春二月的时候,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卯位,*昏的时候,弧星位置在南面天空的正中央,清晨的时候,建星在南天的中央。挥看到“天弓”,由“天弓”之形受到启发,于是折枝弯条最早发明制作了“弓矢”一一这种古代重要的武器。
著名文化学者、考古专家史国强先生在《挥公与有穷氏》一文中考证:“少昊青阳氏之子挥,初名翚。《说文解字》:‘翚,大飞也’,‘挥,奋也’,‘奋,翚也’。段玉裁注:‘挥与翚义同’。翚‘观弧星,始制弓失’,得到颛顼的重视,赐给他涂了红色的弓和装有白色羽毛的箭,把他封在鉏地。这件事《书经》记载说‘帝颛顼丹弓素矢,封之于鉏。’鉏,即锄字,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部。至此,翚有了‘挥’这一名字。挥,从手从*。《说文解字》:‘*,围也,四千人为*’。也于此时,挥受封世代掌弓为射官,官名弓正,被赐姓张,其所属部族被称为有穷氏。《说文解字》:‘弓,穷也,以近穷远者’。《尔雅?释兵》也载:弓即是穷。穷享,古写窮,是人背弓字形。所以,有穷氏即是有弓氏。有穷氏灭亡后,亡于各地的有穷氏族,便以张姓公开。至此,张姓便正式形成了’。”这支源于挥的张姓,得姓最早,是中国张姓中最古老的一支。
遐迩闻名的挥公陵园
始建于五代时期的濮阳老城,其形状前方后拱,被誉为“卧虎城”。如今在老城西南角仍存有一段古城墙。这哪里是什么“卧虎城”,分明就是一座“弯弓城”。如今的“弯弓城”部分古城墙已被修复,镶上了青砖,成为濮阳一处旅游景点。老城东南隅,即是遐迩闻名的挥公陵园。陵园自南向北地势逐渐升高,形如卧虎,张挥墓就坐落在虎背上。这里并非人为设计,而是自然形成,这个神秘的台地,当地人称“老虎台”。
为纪念中华张姓始祖,弘扬传统文化,当地*府从年开始,在老虎台上兴建挥公陵园。整个陵园占地余亩,主要包括挥公大殿、挥公像、挥公纪念碑、挥公墓、专家学者题词碑廊、张姓文化馆、弓箭文化馆等多处景点,其中“挥墓寒烟”被评为“濮阳八景”之一。
走进挥公陵园,迎面是一座长米、建筑面积达多平方米的挥公大殿,大殿的造型是一把硕大的“弓”,这种建筑造型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绝无仅有。这张“弓”不是巧合,而是刻意为之。
挥公大殿前,是一座张挥雕像。高大的雕像基座上是四组线描图案,分别是:“始制弓矢”“射猎鸟兽”“迎战共工”“颛顼赐姓”。人物造型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张挥雕像坐落在花岗岩基座上,似抬眼仰望无垠的太空,手里拿着他发明的“桑弧蓬矢”弓箭,玉树临风,威武雄壮。
挥公殿后即是硕大的挥公墓冢。墓冢直径20米,高5米,墓基采用料石砌筑。挥公墓前立有一通高大的石碑,上书“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墓”9个大字,背面碑文中则称颂挥公所创弓箭“……弃蒙昧于千里,开文明之先河”等内容。
中华张姓第一人
张挥,原姬姓,玄嚣青阳氏之子,与颛顼同为*帝之嫡孙。《史记》载,*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玄嚣即挥之父,昌意即颛顼之父。
据杨银生先生《濮阳人物通览》考证:*帝时期,今濮阳一带是华夏族和东夷族的交接地区,*帝不得不派重兵防守,将长子玄嚣封于清河之畔的顿丘(今清丰县旧城村一带),把次子昌意封于古繁水之滨,即今南乐县西北吴村一带,至今此地仍有昌意城遗址。挥的童年是在古清河之畔的顿丘度过的。
挥生而颖悟,精于巧技,身强体健,英武超群。少年时期,即在古清河捕鱼,在顿丘之野打猎,同伙伴族众相互关爱,友好相处。因时处洪荒,苦于觅食,族众常受冻馁之苦。挥心地良善,关心族众,为求拯民之术,他夜观天象,祷告苍天,求上天能为族众降下福祉。
一个春风和煦的夜晚,满天星斗。挥坐在高处,心情格外清爽。他向夜空凝视了一会,忽然发现西北方向有颗大星,平时金光闪耀,洁白明亮,而今天这颗大星却变得忽明忽暗,且位置有所偏移。挥认为这不是吉利的征兆,就把它定名为天狼星。在天狼星的东南方向有八颗明星排成一个弧形,弧星背面指向天狼星。在弧星背面有一颗明星,如同一个镞矢。如果镞矢星偏离天狼星,天狼星便又变得忽明忽暗,人间就要出现兵灾之祸。此事使挥夜不能寐,陷入深思之中。
当时的古清河流域,气候湿润,桑竹遍地。挥受弧矢星的启发,他折枝弯条,弯成一个像弧矢星一样的弧形,又用兽筋或兽皮条把弯成弧形的桑柳枝联结固定成了弓,用蓬蒿或竹竿搭在弓上,弹射出去,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成了世上的第一张弓,射出了第一支箭。弓箭用于打猎,可以远距离射杀鸟兽,猎获物空前增多,提高了族众生活,且减少了野兽伤害。挥的创造自然受到族众的欢迎和拥戴。
*帝崩逝后,“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颛顼建都帝丘(今濮阳县高城村一带),挥在帝丘辅佐帝颛顼,在颛顼领导下,训练士卒,习武强兵,使士卒学会制作和使用弓矢。一是为了把弓矢用于打猎,提高族众生活水平,解决缺衣乏食之苦;二是为了保卫族众安全,抵御外族入侵。
后来,居住在西北地区的共工氏,逐渐强大起来,暗中操练兵勇,扩大实力,与颛顼争帝位。颛顼就任命挥为大将,率领大*与共工氏进行决战。当双方*队开始交战的时候,只听挥一声令下,无数支箭矢如雨点一般射向对方。共工的*队无法靠近,惨遭大败,共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而死。
挥率领大*凯旋,帝颛顼论功行赏,把清河流域之地封给挥,加挥官职为弓正,亦称弓长,并以职组字为姓,赐姓张。挥便是“中华张姓第一人”,是张姓得姓始祖。挥逝世后,葬于帝丘,今濮阳老城外东南隅一里即其墓葬遗址。
天下张姓根在濮阳
《世本》(秦嘉谟辑补本)曰:“张氏,*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唐林宝《元和姓纂》:“*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北宋欧阳修、宋祁等编纂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张氏出自姬姓,*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北宋《姓解》:“张氏,出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北宋《广韵》:“本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张,出自姬姓。*帝少子青阳氏第五子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明张浚《张氏统宗谱》:“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张氏出自*帝轩辕氏,生少昊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宋工部尚书张咏撰修《山阴白鱼潭张氏族谱》载:“轩辕赐姓,祖根在濮阳。”元代续修的《张氏重修族谱叙》云:“张之受姓,昉于轩辕之子,天下之张,厥初无不本于一人耳,濮阳吾祖之所自出。”“吾家本名族,受姓轩辕氏,濮阳蕃本根。”
20世纪末,濮阳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召开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先后出版了《龙乡寻根》《张姓渊源》《中华张姓之根》等论文集,有历史学家朱绍侯、王大良、刘篷春、谢钧祥、程有为、许顺湛、杨静琦、刘翔南、田冰、张人元等百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究,著书立说,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论证张姓祖根在濮阳。
年,国学大师、哲学家张岱年为张挥公园碑林题词:“濮阳本颛顼故都,今为中州胜地,张姓源出于濮阳,历代名贤辈出。”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为张挥公园题词:“张姓源于濮阳,历代地灵人杰。”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希清为张挥公园碑林题词:“张氏族源,地灵人杰,代有俊秀,各领风骚。”著名历史学家、河南大学教授朱绍侯为张挥公园题词:“张姓祖根在濮阳,颛顼故都更辉煌。”
全世界张姓的共同家园
据《龙乡寻根》考证:张姓祖根地除河南濮阳外,还有山西太原说和河北清河说。“根在山西,始祖解张说”是宋人郑樵最早提出来的意见。春秋时期,张姓族人也确实聚居晋国(今山西太原),但作为族姓历史来考查,太原张氏似乎是“流”而不是“源”,是“枝”而不是“根”。无须上推张姓始祖张挥,在西周时期张仲其人的存在,就足以说明晋国张氏不是最早的祖根。河北清河张氏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在古文献中有据可查。因此,尽管清河张氏是张姓中的著名郡望,但仍不是张氏的祖根。
“张王李赵遍地刘”“无张不成乡”,如今全球张姓人口已逾亿人。20世纪80年代以前,“张”一直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年,李、王、张,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7.9%、7.4%和7.1%。但现在张姓未成年男性人口比例比李姓、王姓的多。多年后,张姓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姓。
姓氏文化认祖寻根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年初,濮阳县人民*府根据国家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建设指导精神和濮阳县张姓根源地研究成果,申请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对“濮阳县为中华张姓祖根地”进行认定。认定中心依照程序,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评定小组,对濮阳申报张姓祖根地报告进行科学评议,一致认定濮阳县为中华张姓祖根地,并颁发证牌,予以确认。
年4月28日上午,“中华张姓拜祖大典”在濮阳挥公陵园隆重举行,此活动经国务院台办与河南省*府正式批准,由濮阳市*协主办,濮阳县人民*府承办,世界各地的张氏宗亲千余人共襄盛举。自年至今,先后有多个团队,5万多人次来此祭拜,今年的拜祖大典更有来自台湾的张氏参加,濮阳当之无愧是全世界张姓的共同家园。
本篇审稿邓丽星组版王睿鹏
作者简介
刘平,男,祖籍河南商丘,现供职于中原油田。中原油田作家协会会员,濮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河南思客》签约作者。
本文作者刘平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陈 旭 江 雪 庄凤娟
王立国 李智信 张红阳
胡建武
总策划 吕佩义
统
筹 杨海燕
●天下杂技第一乡
●中华第一龙
●中原油田发现井——一座永远的丰碑
●还原一场悲壮的友谊故事
●孝风浩荡清丰亭
●霸王台上话项羽
●一代忠孝之臣子路的前世今生
●顿丘花红
●郭威岗断想
●至于顿丘
●京杭大运河从河南台前流过
●探访谢台臣故居
河南思客阅读,做个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