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娱乐?人文
出品
魅力清丰
为行孝带父求学不怕苦赚钱养家
——记清丰县阳邵镇西阳邵二村苏金英孝老爱亲的事迹
生活是大海,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平静的海平面下,有着怎样的繁华。有这样一个漂亮女孩儿,她像一尾鱼,潜伏在生活的水底;她又像一只蜗牛,背着沉重的家,坚定地爬向远方。
她,就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阳邵镇西阳邵二村的90后女孩苏金英。
苏金英是个可怜的孩子,年早春,在她出生还不到9个月的时候,母亲便不辞而别,舍弃她们父女远走他乡。所以,在她的印象里就只有父亲,只有那个可以力擎天宇的男人!父女相依为命,父亲是天,女儿是希望。扶养小金英,父亲亦是诚惶诚恐,怕她生病,怕她磕着碰着,怕她受委屈。苏金英回忆,那时候,无论父亲去哪儿,都会带着她。父亲专门托熟人赊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天天拉着小金英去地里干活,去集上购物,去镇里办事……
有一次,父亲去田中给庄稼打药,将无人照看,已经睡着的小金英安顿在铺于地头的毯子上。可是尚不懂人事的小金英醒来后跑入麦垄间去追父亲。麦子没过小金英的头顶,当父亲从摇曳的麦垄间蓦然发现小金英的时候,孩子浑身上下已被刚喷上的农药水湿得通透!往事尽管早已随风远逝,而当苏金英的父亲再次提起这段记忆时,依然话不成语,热泪盈眶。
苏金英的父亲苏太存早年患有静脉曲张,到小金英记事的时候,已经很严重,多处青筋畸形凸现。个别地方露出了硬币大小的肉芽。可就是那样,父亲还依然坚持下地劳作,努力支撑着只有他们父女二人的那个家。人生如四季,有盛夏也有严冬。年夏天,下地干活儿的苏太存在田中不慎摔倒,谁知这一倒就再也没能站起来。医院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接着,又查出了肝硬化。那一年,苏金英正在清丰职业中专读高中一年级。
为了照顾好父亲,苏金英向学校递交了休学申请书。从此,这个刚刚迈过15载春秋的女孩子,以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洗衣、做饭、种地、打药、收拉庄稼……你想象不出,一个妙龄少女驾驶着三马车“砰砰砰”奔驰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你还想象不出,在那程灰色的光阴里,小金英的眸子中究竟灿烂着怎样的光芒?
年初夏,苏金英重返校园。对于一个普通孩子来说,学校的诱惑也许没有那么大,可对于小金英来说,却是一种恩赐。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功课,每天早上四点就得起床,生火做饭准备她父女两个的早餐,将父亲所必需的一应物品皆放置父亲手边。然后,匆匆赶去上课;中午放学之后,又急忙赶回家里去照顾父亲;晚上,在收拾完所有的家务之后,才坐在父亲身边温习功课。时光漫漫,就这样苏金英在如此紧张的节奏中度过了她的高中时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年金秋,苏金英与所有怀梦的孩子一样,手握录取通知书,步入了那个憧憬了千百次的大学校园。苏金英凭借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可是为了照顾父亲,她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大学——濮阳市职业技术学院。
考虑到父亲当时的身体状况,苏金英决定将父亲带在身边照顾。举目无亲的她,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张海村)租了一间民房,安顿好父亲之后,她开始承受着一般学子无法想象的压力。她所要做的就是,一面发奋读书,一面尝试挣钱的渠道。肯德基店服务员、餐馆洗碗工、学校餐厅帮厨、校外辅导机构授课……凡此种种,肆无忌惮地消耗着她的每一寸空闲。你更加想象不到,在街头散发传单的大婶、大妈群体里,还有一位瘦弱的女学生,一天风刮日晒拼命能赚10块钱的薪酬。这10块钱对于苏金英来说,可以给父亲买两盒药,可以买一大堆青菜……用处大着呢。
无论日间多忙多累,每到吃饭的时间,她都会准时出现在父亲居住的地方,给父亲送好吃的,帮父亲把暖瓶装满开水,陪父亲说说话,帮父亲洗洗衣服、收拾房间。父亲一生好强,如此拖累女儿,更是让他寝食难安,天长日久,竟又患上了抑郁症,经常整晚整晚地不睡觉,还时常惊悸,仿佛从噩梦中逃遁一般。为此,苏金英处处顺着父亲,尽量让他满意,只要他高兴就好。苏金英的父亲因为腿疾和肝病,每年至少都要住三四次院,这让苏金英不得不更加卖力地工作。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生命中所有的障碍都是为了成就你的非凡吧,为了他们这个小家,苏金英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着。
选择退缩,总有千万个理由。而选择坚持,只一个理由就够了。苏金英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面对生活的风雨,她行得义无反顾。读大学的时候,她贷款交了学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打工挣来的钱,成了她照顾父亲的资本。四年学业期满后,苏金英凭着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快在濮阳市第三小学为自己谋得了一份儿颇令人羡慕的教书工作。从来没有人会为你的梦想买单,苏金英一如既往地努力着。白天,在学校好好教书,晚上回家悉心照顾父亲。
可人毕竟是肉体凡胎,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年春天,苏金英的头发开始莫名地大把大把地脱落,头顶多处出现了斑秃。病榻上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吵着要去寺院。苏金英劝他:“寺院是咱去的地方么?就是到那儿也得自己打饭,你都不能走路,怎么能行?”“这样我会拖累你的,家里有个这样的爹,对象也不好找。”“那我就伺候你一辈子,等老了,我也做五保户……”
一句玩笑话,一眼辛酸泪。心心念念,皆是父女深情。
年初春,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学校迟迟不能开学,作为代课老师的苏金英,自然没了薪水可拿。而父亲医药费、房租,以及他们父女俩的生活开销,都离不开那响当当的真金白银。为了减轻女儿的压力,为了随时康复治疗,也为了能让女儿专心工作,两个月前,父亲主动提出要去养老中心。几经实地走访,苏金英含泪将父亲安顿在一家私人老年公寓。条件虽然比城里有点差,但可以减轻一些负担。父亲每个月需要缴纳的护理费,再加上日常各类药物,苏金英粗略得计算了一下,每月至少要赚到元,日子才能过下去。
于是拼命赚钱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累和难,只有不想努力的懒汉。苏金英尽管一直负重前行着,可是,她将自己打理得阳光典雅,远在凡俗之上。在她的气质里,藏着永不服输的坚强与傲然挺立的倔强。
苏金英说,再苦再累,只要回家能看见父亲,就是她最大的幸福。现在每天下班之后,她都会给父亲打电话,了解父亲的精神状况;周末,去给父亲换洗一下衣服,陪父亲聊聊天,给父亲送些牛奶之类的营养品。她说:“爸爸经常想我,每次去看他,都高兴得孩子似的。”
6月21日是星期天,那天正好是父亲节。其实对于苏金英来说,每个周末都是属于她自己的“父亲节”。与苏金英约好,笔者在那家老年公寓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父亲。苏太存老人告诉笔者,目前,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女儿的婚事,只要女儿成了家,将来能够获得幸福,他死而无憾!
城市?生活?娱乐?人文
出品
魅力清丰
为行孝带父求学不怕苦赚钱养家
——记清丰县阳邵镇西阳邵二村苏金英孝老爱亲的事迹
生活是大海,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平静的海平面下,有着怎样的繁华。有这样一个漂亮女孩儿,她像一尾鱼,潜伏在生活的水底;她又像一只蜗牛,背着沉重的家,坚定地爬向远方。
她,就是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阳邵镇西阳邵二村的90后女孩苏金英。
苏金英是个可怜的孩子,年早春,在她出生还不到9个月的时候,母亲便不辞而别,舍弃她们父女远走他乡。所以,在她的印象里就只有父亲,只有那个可以力擎天宇的男人!父女相依为命,父亲是天,女儿是希望。扶养小金英,父亲亦是诚惶诚恐,怕她生病,怕她磕着碰着,怕她受委屈。苏金英回忆,那时候,无论父亲去哪儿,都会带着她。父亲专门托熟人赊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天天拉着小金英去地里干活,去集上购物,去镇里办事……
有一次,父亲去田中给庄稼打药,将无人照看,已经睡着的小金英安顿在铺于地头的毯子上。可是尚不懂人事的小金英醒来后跑入麦垄间去追父亲。麦子没过小金英的头顶,当父亲从摇曳的麦垄间蓦然发现小金英的时候,孩子浑身上下已被刚喷上的农药水湿得通透!往事尽管早已随风远逝,而当苏金英的父亲再次提起这段记忆时,依然话不成语,热泪盈眶。
苏金英的父亲苏太存早年患有静脉曲张,到小金英记事的时候,已经很严重,多处青筋畸形凸现。个别地方露出了硬币大小的肉芽。可就是那样,父亲还依然坚持下地劳作,努力支撑着只有他们父女二人的那个家。人生如四季,有盛夏也有严冬。年夏天,下地干活儿的苏太存在田中不慎摔倒,谁知这一倒就再也没能站起来。医院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接着,又查出了肝硬化。那一年,苏金英正在清丰职业中专读高中一年级。
为了照顾好父亲,苏金英向学校递交了休学申请书。从此,这个刚刚迈过15载春秋的女孩子,以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洗衣、做饭、种地、打药、收拉庄稼……你想象不出,一个妙龄少女驾驶着三马车“砰砰砰”奔驰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你还想象不出,在那程灰色的光阴里,小金英的眸子中究竟灿烂着怎样的光芒?
年初夏,苏金英重返校园。对于一个普通孩子来说,学校的诱惑也许没有那么大,可对于小金英来说,却是一种恩赐。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功课,每天早上四点就得起床,生火做饭准备她父女两个的早餐,将父亲所必需的一应物品皆放置父亲手边。然后,匆匆赶去上课;中午放学之后,又急忙赶回家里去照顾父亲;晚上,在收拾完所有的家务之后,才坐在父亲身边温习功课。时光漫漫,就这样苏金英在如此紧张的节奏中度过了她的高中时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年金秋,苏金英与所有怀梦的孩子一样,手握录取通知书,步入了那个憧憬了千百次的大学校园。苏金英凭借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可是为了照顾父亲,她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大学——濮阳市职业技术学院。
考虑到父亲当时的身体状况,苏金英决定将父亲带在身边照顾。举目无亲的她,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张海村)租了一间民房,安顿好父亲之后,她开始承受着一般学子无法想象的压力。她所要做的就是,一面发奋读书,一面尝试挣钱的渠道。肯德基店服务员、餐馆洗碗工、学校餐厅帮厨、校外辅导机构授课……凡此种种,肆无忌惮地消耗着她的每一寸空闲。你更加想象不到,在街头散发传单的大婶、大妈群体里,还有一位瘦弱的女学生,一天风刮日晒拼命能赚10块钱的薪酬。这10块钱对于苏金英来说,可以给父亲买两盒药,可以买一大堆青菜……用处大着呢。
无论日间多忙多累,每到吃饭的时间,她都会准时出现在父亲居住的地方,给父亲送好吃的,帮父亲把暖瓶装满开水,陪父亲说说话,帮父亲洗洗衣服、收拾房间。父亲一生好强,如此拖累女儿,更是让他寝食难安,天长日久,竟又患上了抑郁症,经常整晚整晚地不睡觉,还时常惊悸,仿佛从噩梦中逃遁一般。为此,苏金英处处顺着父亲,尽量让他满意,只要他高兴就好。苏金英的父亲因为腿疾和肝病,每年至少都要住三四次院,这让苏金英不得不更加卖力地工作。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许,生命中所有的障碍都是为了成就你的非凡吧,为了他们这个小家,苏金英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着。
选择退缩,总有千万个理由。而选择坚持,只一个理由就够了。苏金英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面对生活的风雨,她行得义无反顾。读大学的时候,她贷款交了学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打工挣来的钱,成了她照顾父亲的资本。四年学业期满后,苏金英凭着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快在濮阳市第三小学为自己谋得了一份儿颇令人羡慕的教书工作。从来没有人会为你的梦想买单,苏金英一如既往地努力着。白天,在学校好好教书,晚上回家悉心照顾父亲。
可人毕竟是肉体凡胎,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年春天,苏金英的头发开始莫名地大把大把地脱落,头顶多处出现了斑秃。病榻上的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吵着要去寺院。苏金英劝他:“寺院是咱去的地方么?就是到那儿也得自己打饭,你都不能走路,怎么能行?”“这样我会拖累你的,家里有个这样的爹,对象也不好找。”“那我就伺候你一辈子,等老了,我也做五保户……”
一句玩笑话,一眼辛酸泪。心心念念,皆是父女深情。
年初春,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学校迟迟不能开学,作为代课老师的苏金英,自然没了薪水可拿。而父亲医药费、房租,以及他们父女俩的生活开销,都离不开那响当当的真金白银。为了减轻女儿的压力,为了随时康复治疗,也为了能让女儿专心工作,两个月前,父亲主动提出要去养老中心。几经实地走访,苏金英含泪将父亲安顿在一家私人老年公寓。条件虽然比城里有点差,但可以减轻一些负担。父亲每个月需要缴纳的护理费,再加上日常各类药物,苏金英粗略得计算了一下,每月至少要赚到元,日子才能过下去。
于是拼命赚钱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累和难,只有不想努力的懒汉。苏金英尽管一直负重前行着,可是,她将自己打理得阳光典雅,远在凡俗之上。在她的气质里,藏着永不服输的坚强与傲然挺立的倔强。
苏金英说,再苦再累,只要回家能看见父亲,就是她最大的幸福。现在每天下班之后,她都会给父亲打电话,了解父亲的精神状况;周末,去给父亲换洗一下衣服,陪父亲聊聊天,给父亲送些牛奶之类的营养品。她说:“爸爸经常想我,每次去看他,都高兴得孩子似的。”
6月21日是星期天,那天正好是父亲节。其实对于苏金英来说,每个周末都是属于她自己的“父亲节”。与苏金英约好,笔者在那家老年公寓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父亲。苏太存老人告诉笔者,目前,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女儿的婚事,只要女儿成了家,将来能够获得幸福,他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