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我所知道的清丰金堤老爷庙
TUhjnbcbe - 2020/11/17 1:36:00

过去,在清丰县西关外有一处名胜古迹叫老爷庙,远近闻名。我7岁跟随本村老童生高杭先生上私塾,学习《百家姓》。8岁的时候,我就到位于老爷庙内的小学上学,当时的校长是王守正老师,他是县城南关人,当时在那里上学的是西关、赵庄、韩庄、高庄、八角寨五个村子的学生,有一百多人,老师叫刘希婷,是个女的。我在老爷庙里的学校学习了两年,不仅对老爷庙比较熟悉,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老爷庙坐落在*河大堤上,这段*河大堤是汉唐时代修筑的,因为当时有着极其重要的防洪作用,因此被称为“金堤”。清丰县城西门外有一条路,在穿过金堤处形成一个坡面。老爷庙就位于这条路的北面金堤坡上,面朝南。

当时,老爷庙前的这条路很低,老爷庙坐北朝南位于高台上,高台由砖砌的墙护着,砖墙的上沿是条石,条石上垒着矮墙栏杆。中间是一个进入庙里的台阶,台阶有十三级,每级台阶有大约一尺高,我每次上下学,爬上爬下都很费力,可见高台有一丈多高。台阶东边有一个小庙,是龙王庙。靠墙是一通石碑。龙王庙的前面是个古井,这口古井里的水据说是整个县城最好喝的甜水,卖茶的都吆喝“老爷庙的甜水茶”。古井的左前方是一个较大的石碑,碑座是个巨大的龟趺。在大石碑和古井之间有一间小屋,我们村派的护庙的人就住在这间小屋里。我上学的时候,是我村前街的苗春堂,他一边护庙,一边和儿子在这里买油条。台阶的西边是一个圆形水潭,大约有一亩多大,一条叫孟村沟的河沟从西北方向流入到这个潭内,水冲到坑里以后,在里边形成一个漩涡状的回流,然后再往东南方向流出去。这样,人们就经常看到坑里的水在转着圈流动,这种现象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这就是位居古代清丰八景之首的“金堤回澜”。

登上台阶,蓝砖铺成的路有十米长直通山门。山门是个单开间的拱形券门,正中竖着挂一门匾,上书三个大字——“积善堂”。当时,有一个民间组织叫“清斋会”,那时候的当家人是我的私塾老师高杭。这个组织主要是要求参与者不吃鸡蛋和肉,劝人们吃斋行善,每月初一、十五,“清斋会”要在老爷庙后大楼前集会,所以,老爷庙山门上挂着“积善堂”的匾。一对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在门两边,山门的左前方是一个大槐树,这个槐树很粗,据说曹操曾在此树栓过马。大槐树往正南方向,伸出一个粗树枝。据说,这棵槐树的树洞里曾经住着一个大蟒,这个蟒有多粗呢?跟过去的拖车一样粗。上年纪的人知道,过去农村有一种农具叫“拖车”,像雪地里拉的雪橇,大概一米见方的木框,没有车轮,下地的时候,上面放上犁子、耙等农具,用头牯(牲口)拉着,过后留下两道沟辙。这么粗的大蟒有多长呢?据说,这条大蟒身子卷在大槐树往南伸出的粗树枝上,头可以伸进下面的古井里喝水。老爷庙西边一百多米路南有一处火星庙,里面供奉着火星爷,脾气很大。这条巨蟒经常偷吃火星爷的贡品,脾气暴躁的火星爷,一怒之下把这条巨蟒烧跑了。后来,有一个清丰人到泰山去烧香,见到一个老者,这位老者听说此人从清丰来,就问起清丰西关老爷庙的情况,问这个人是否知道老爷庙的巨蟒,这人说知道,老者问见过么?这人说没有见过,老者说:“我就是那条巨蟒。”这人不信,于是老者就变回巨蟒形状,吓的这个清丰人落荒而逃。这样人们才知道,这条巨蟒跑到了泰山。山门的右前方也是一颗槐树,不过当时只有碗口粗细。70多年过去,现在也长得很粗了。

进了山门,就看到一处院落,北面是一座大殿,三开间,中间有门,两边有窗,人称“前大殿”。前大殿中间是蓝砖铺的甬道,甬道两边有两排直径一尺多粗的松柏树,一边有四、五棵。在这处院落的东南角有两颗荣华树,荣华树往北靠墙是一丛刺梅花。

一进前大殿是两根很粗的明柱,正中是一座一米多高的台子,上面有一个铜神像,有两米高。只见这个神像端坐正中,头上的头发整齐的往后梳着,双手拿着一个笏板,下面赤脚,人们都称之为“二老爷”。“二老爷”的东边是一个泥塑的侧身站立神像,人称“周公”,“周公”的对面是一个同样向里侧身而立的泥塑神像,是个女的,人称“桃花女”。前大殿的东墙上绘着一个黑脸神仙,舞着双手,这是道教的护法神“赵公明”。对面的西山墙上绘着一个青脸神仙,叫做“瘟神”。据说,“瘟神”原来叫温琼,卖豆腐为生,一天早晨他起早去水井打水,听当地的土地神嘟嘟囔囔说本村得罪了玉帝,玉帝命土地将一包*药放进该村水井,要全部药死这里的人以示惩罚。温琼听到后,一把从土地神手里抢回了这包*药,自己吃了,面色发青中*而死,救了全村性命。玉帝很赞赏他的仁义,就封他为御前大神保卫自己,叫做“瘟神”。在农村的老天爷年画神轴上,老天爷两边站着四个神,他们分别是头上有三只眼、手持长枪的马王爷,黑脸手持方锏的赵公明。青脸红发手持长戟的瘟神和白净脸手持大刀的刘亭。

老爷庙的山门、前大殿、后大殿和后大楼这些建筑都坐落在一个对称轴上,但是整个院落并不对称,东边留的夹道较窄,大约有两米宽,不能通行。西边留的较宽,有八米多宽,是有前大殿通往后大殿的通道。所以,从前大殿往西走,经过前大殿的西边往北走,就看到后大殿。

后大殿同样是三开间,不同的是,后大殿前面出着檐厦,前墙是木质扣花窗棂。大殿门前方蓝砖铺的甬道,甬道两边是粗大的松柏树。殿外东南角有一颗非常粗壮的椿树。出了后大殿门,西边是两通石碑,这两通石碑表面漆黑透亮如镜,人站在前面,可以照见自己的模样,所以人称“透灵碑”,碑上记载着老爷庙历次修建的经过、我村历代老爷庙会首和执事人的名字。后大殿内正中的台子上立着一个铜像,大约有三米多高,头发和“二老爷”一样,整齐的往后梳,左手平伸上举,掌心朝外,右手扶着膝盖,赤脚端坐正中,人称“大老爷”。后大殿的东山墙和西山墙绘有壁画,内容是八仙过海。可能是后大殿里的神像较少,空间稍大,所以我们的教室就在这座大殿里。后大殿后面是一道东西院墙,往西看是一座凸出庙院西墙的后门,后门进门处朝东,出门处却朝南,出了门往南是长长的缓坡。一般的老百姓烧香,大多从这个后门进庙院,有身份的人才从前面的山门进入老爷庙烧香。后大殿正后方的墙中间有一个门,进去这个门就到了独立的后院。

在后院与前面大殿正对着的是一座两层的后大楼,三开间,一二层之间是木质楼板。下面这一层北墙正中间,逢年过节是要隆重悬挂玉皇大帝的神像图轴,这里当时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后大楼二层朝南有窗户,没有门。后大楼的西面是一处假山,假山下面的一个人造石洞,洞口朝东,人称“仙人洞”,在石洞里边有一个神像,右手持拂尘甩向左肩后,左手前举。这个神下面坐着一个卧牛,牛头向南伸着,据说这个神仙是孙膑。从石洞里出来,往右前方走,有一条石阶小路通往假山上面。假山的二层往东是后大楼二层的大门,在后大楼二层西山墙上。后大楼二层里面凌乱的放着一些神像图轴。后大楼二层大门往西是一个烧香的平台,靠北面有一个泥塑神像,这个神仙是个老太太,左手抱着一个不穿衣服的小男孩,小男孩两腿之间的“小鸡鸡”很明显,这个神仙人称“白玉奶奶”,是一个负责送子的神仙。求子的人烧完香后,要从“白玉奶奶”怀里小男孩的“小鸡鸡”上掐下一小块泥,回家以后,放在碗里,用水冲服,可以生子,据说十分灵验。所以,在“白玉奶奶”的周围挂着许多善男信女赠送的小匾。这里求子的人很多,大家纷纷来到这里烧香,放炮还愿,很是热闹。由于求子的人很多,小男孩的“小鸡鸡”不久就被求子的人掐没了,于是看庙的人就在原处用泥再捏上一个“小鸡鸡”,供人继续求子。“白玉奶奶”头顶是一个类似倒扣着的酒盅形状的建筑,罩着“白玉奶奶”,使这个神仙免受风吹雨淋之苦。“白玉奶奶”再往西的假山更高一些,假山上下种着木槿花树。

在后大楼院子的西南角假山右前方,有三间西屋,人称“天神庙”。高庄村派的看庙的人就住在这里,那时候是我村的高敬先,外号叫“高大喷子”,他和老伴住在这里,照看着庙院和香火,有人烧香求愿,他会在神前敲一下磬,发出“噹”的一声悦耳声响。据高敬先说,当年杨勇、杨得志带兵路过清丰,曾到老爷庙参观。

老爷庙坐落在金堤之上,东边是个大坑,金堤东墙有十多米高,显得老爷庙高高在上,神秘威严。在老爷庙前院西边的金堤下面,有一块空地,大约有四五亩大,是老爷庙的庙产。每到农历的三月三,这里有一个香火大会,方圆许多村的善男信女和老百姓都会到这里来赶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请香”,他们要在这里把一年所需的香都要买齐,据说在这里请的香比较灵验,所以会上大部分都是卖香的。

前面说的是年前老爷庙的景致。到了年土改复查斗争,上级提出要推庙。我们高庄村农会干部合计了一下,当时全村有多人多户人家,如果把老爷庙拆了砖瓦分给老百姓,每家可以盖一座十五层践脚(地基)、砖柱裹角三间瓦房,于是就号召群众去拆老爷庙。看庙的高敬先和他的老伴听说后,就在村里四处宣传,说拆庙会遭到报应,许多老百姓都不敢去拆老爷庙了。但是,农会积极分子几个人,把前大殿“二老爷”的铜像拉倒了,砸开一看,是铜渣所铸,就砸烂卖了铜渣,“周公”和“桃花女”泥塑也没有幸免。解放以后,*府反对封建迷信,村里的老百姓为了保护老爷庙后大殿的“大老爷”铜像,就用抬棺材的大架子偷偷的把“大老爷”铜像抬到了高庄村里,刨了个大坑,埋了起来。“大老爷”铜像抬走以后,看庙人高敬先的老婆得了病,声称“大老爷”显灵了,给她托梦了,要求翻身。于是,她就鼓动人把埋在地下的铜像挖了出来,这时候“大老爷”显灵的消息不径而走,方圆百姓纷纷到高庄烧香,人山人海,惊动了有关部门,就派人把“大老爷”铜像收走,最后没了踪影。

年,*府在老爷庙举办了“扫盲识字班”,许多穷人长工到这里认字学习,西关完小也在这里办过速成班。年,西关完小要扩建教室,缺少砖瓦,就把老爷庙的前大殿、后大楼和三间天神庙拆掉,用于学校教室的建设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听说有关部门要把仅有的后大殿卖了,当时我是高庄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就与当时的大队支书师玉玺商议,想要回老爷庙,恢复老爷庙往日的建筑,就让本村教师高允法写了书面申请,找到了当时县*府领导韩兆鹤县长,说明来意,递上申请。韩兆鹤县长对我们说:“关于老爷庙的情况我是清楚的,我从小就在那里卖香。老爷庙是全县历代积德行善之人修建的,原来确实一直由高庄村的人管理,你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一处前人留下的古迹,是属于国家的。”此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后来,老爷庙归了公,再后来变成了家属院。

现在的金堤老爷庙,只剩下两棵饱经沧桑的大槐树,长在拥挤不堪的建筑中,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和今天的孤寂。

本文已在《清丰》杂志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所知道的清丰金堤老爷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