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鹅”与“一壶酒”
一天,江州有个年轻人的父亲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困,连块埋葬父亲的薄地也没有。年轻人没有办法,只好去求村里的一个大财主。财主满口答应,但提出了一个条件:要用“一活鹅”表示酬谢。年轻人非常高兴,没想到财主竟有如此善心。
中国论文
把父亲埋葬后不久,年轻人就赶紧买了一只大鹅送给财主。可谁知财主把脸一翻,蛮横地说:“我当时跟你说的是‘一河鹅’(土语中‘河’与‘活’同音)!你要拿不出来,就给我当长工好了。”年轻人这才发觉上了当,他到哪里去弄“一河鹅”呢?没办法,他只好到城里去告状。
此时,王羲之正在江州担任刺史。听了年轻人的诉说后,王羲之问道:“你说的可都是实情?”年轻人说:“小人不敢有半句假话,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王羲之说:“你先回去吧,这事包在我身上。”年轻人将信将疑地走了。
第二天,王羲之便借故来到财主家里。财主一看是王羲之大驾光临,甭提有多高兴了。他设宴款待王羲之,酒席上一个劲儿地赞扬王羲之的书法水平高,最后诚恳地请求王羲之留下点墨宝做个纪念。王羲之一口答应,挥笔写了一篇《禾毅论》送给他。财主高兴极了,就提出一定要送给王羲之点礼物以示酬谢。
王羲之想了想说:“我这人最爱喝酒,你就送我一壶酒吧。”
第二天早晨,财主亲自提着一壶上等的好酒,来到了王羲之的府衙。不料王羲之把脸一沉,大声说道:“我跟你说的是‘一湖酒’,你怎么只给我带来‘一壶酒’啊?”财主一听吓坏了,赶忙辩解道:“老爷,您这不是难为我吗?这酒要以‘湖’论,那得有多少啊?”王羲之反问道:“那鹅要以‘河’论,你说得有多少呢?”
财主这才恍然大悟,灰溜溜地回去了。
放大镜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即文章的情趣)的修辞格。财主利用土话中“河”与“活”同音,本想引年轻人上当,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被王羲之同样用“湖”与“壶”同音教训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