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变丑,吃胖点,不贫血了,就可以给弟弟捐骨髓了!”17岁女孩赵艳芳辍学陪弟弟来北京看病已经快5个月了,为了早日给弟弟捐骨髓,原本瘦弱贫血的她每天拼命吃饭,三个多月增重20多斤,有一次她吃了12张烙饼,都撑哭了。艳芳含着泪说,“只要能救弟弟,别说变丑了,让我干啥都愿意!”
年11月20日,在学校住校的赵彦超回家后告诉父母自己胸口疼、腿疼,浑身长满了小紫点,小医院抽血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医生告诉小超父母孩子的情况不容乐观,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懵了,连夜带小超赶往了北京,医院经过腰穿、骨穿等一系列检查后,14岁的小超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超家住河南濮阳清丰县赵家村,因父母身体不好家里生活很艰难,年父亲赵自杰查出小脑萎缩,失去劳动能力,一直在家靠药物维持。去年10月母亲刘翠平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医生说需进行两到三次手术才能治愈,原本定于年春节做心脏手术,可小超却检查出得了白血病。她当即决定为了救儿子放弃治疗,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
小超和姐姐艳芳从小感情特别好,虽然上学后住校,每周只见一次面,可他们无话不谈。由于小超的病情恶化很快,医生建议尽快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因为小超父母身体都有病,捐骨髓的重担就落在了艳芳的身上。图为生病前的小超和姐姐艳芳。
弟弟生病后,正在读高一的艳芳主动辍学和父母一起来到北京照顾弟弟。得空时,她还在北京打零工挣钱。这几天艳芳在超市门口做导购挣了八百元,她拿到工资就立即给弟弟买一些好吃的,剩下的钱给妈妈留着给弟弟看病用。她经常说,现在一家四口三个都是病人,只有她是健康的,她会担起这个家的重任,无论如何也要把弟弟的病看好。
来北京前刘翠平在家用地锅做了很多烙馍带了过来,烙馍能储存一段时间,成了一家人的主要口粮。刘翠平说在北京一个人吃一顿饭就得20多元,医院规定的饭菜,他们尽量只吃从家里带过来的东西,省下来的钱给孩子看病。
医生告诉他们移植是最后的希望,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小超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经过骨髓配型,姐姐艳芳和弟弟骨髓全合,符合捐献条件,听到这个结果全家人有了一丝安慰。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艳芳一直比较瘦弱,为了让体重增上来,身体状况达到捐骨髓的条件,她每天都拼命吃饭,有一次她吃了12张烙饼,撑得胃疼,不到三个月艳芳就成功增重20多斤。
短短4个月来,为了给小超看病家里已经花了20多万,这些钱都是借来的。尽管艳芳已经把身体养到最佳的捐献状态了,可面对几十万元巨额移植费,家里根本无法承担。刘翠平看着被白血病折磨的儿子身体状况日渐变差,一次次忍不住流泪。
“对不起,我生病了,还是白血病;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是我抗病魔多天了;我听到你们每天都在病房外跟亲戚朋友借钱;你们每次都安慰我说,只要坚持一定会好起来……”看到家人为自己付出这么多,小超在病床上写下了一封信,因为自己生病,让这个本就贫寒的家雪上加霜,负债累累,他感到愧对父母和姐姐。
从去年11月29日一家四口来到北京,就再也没有回过家。现在,赵彦超正在进行第三个疗程的化疗,全家人都期待着能够筹到钱让他尽快进仓移植。了解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