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聚焦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濮阳杂技的源流
TUhjnbcbe - 2025/2/17 9:04:00
                            

聚焦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

濮阳杂技的源流(四)

——杂技专业村

濮阳县娄昌湖村

娄昌湖村位于濮阳县清河头乡东北部,距离东北庄仅6公里。东北庄是娄昌潮杂技的主要起源地。20世纪30年代,娄昌湖村人谷玉山到东北庄乔家班学艺,艺成之后娶乔家班乔玉红为妻,夫妻俩回村拉班组团、成立全村第一个马戏班。

年,娄昌湖拉起第一个大篷马戏团,在省内巡回演出,为村里培养了一大批杂技人才。年后,娄昌湖杂技继续发展壮大,杂技团体向专业化、集团化、公司化发展、文化产业链初步形成,成为远近闻名的杂技村。娄昌湖杂技以粗犷、大气、豪爽、勇猛为主要风格,具有中国北方杂技特点。早年以硬气功节目为主,男性节目以跑马、上杆、刀焖子钻笥、开砖、狮石等为主,女性节目大多为蹬技、软功、柔术类节目。著名艺人有:任吉田、任吉朝、杨明星、娄相进、任东修、杨相彬、任潮海、谷来勤、谷竹梅等。作为娄昌湖杂技第二代代表,表演风格硬朗,勇猛无比,其精神、品格对娄昌湖杂技影响很大。第三代及其以后的杂技表演,紧跟时代变化,节目明显增多,主要有气功、滑稽钢丝、顶缸、晃板、空中飞人等20余个,惊险刺激,观赏性更强。

清丰县梅庄

梅庄马戏起源于宋代,驯兽技艺源自宫廷马戏技师。宋代以后,梅庄马戏逐渐衰落。清朝中期,开始兴盛。20世纪80年代后,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梅庄马戏重振雄风。年,梅留青创办濮阳明星马戏团,开创马戏大篷表演,经常参加物资交流大会,到全国各地演出,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马戏艺人。

梅庄马戏惊险刺激,娱乐性、趣味性、互动性强,表演大量运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作为道具,富于生活气息。节目内容灵活多样,观众可参与大象拔河、大象按摩、与狗熊一起跳绳等节目,反映了马戏艺人的独具匠心和驯养功夫。梅庄马戏还融合西方马戏文化,构思精巧,着装美观,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清丰县大韩村

大青活属民间武术门类,和武术相伴而生、互为融合,为民间绝技绝活、硬气功的行业术语,旧时为社会下层养家糊口的营生。主要分布在清丰县韩村、大屯、阳邵等乡镇。大韩村为清丰县大青活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同时该村狮龙斗蛛民间舞蹈也很兴盛。

大青活起源无从考察,隋唐后逐渐兴起,在清丰县有千余年传承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青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青活基本内容有大卸八块、眼皮担水、铡刀过腹、浪子踢球、金枪刺喉油锤贯顶、单臂开砖、浪子踢球、腹扦碾盘、赤身滚玻璃、金刚铁板桥、胸口碎大石、上刀山、下火海、碾瓷等。主要传承艺人有刘洪恩、刘庆选、雷合义、王俊玲、杨贵发、杨俊霞等。

南乐县常庄

常庄杂技起源于清初。清末民初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常庄杂技最辉煌的时期。著名杂技艺人常登山(常老虎)、常金乐,南乐杂技表演一队、二队的领班常飞鹏、常占飞二兄弟均出自该村。

在灾荒和战乱年代,杂技成了常庄村民谋生的出路。秋收过后进入农闲季节,村里便三五成群外出卖艺。多时不下数十杆挑子,除卖艺外还捎带卖膏药、针灸等土方医道,也有因卖艺失踪者。上演的节目五花八门,除舞枪弄棒的小武术、手技、柔术、口技外,大都是大出发、空坛取酒、土中挖碗等小魔术。为吸引观众,也表演一些摧残少儿身心健康的恐怖节目,如割头换项、大卸八块、吊膀、吞剑、吞钢球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常庄杂技艺人的道具多被收缴,杂技由此转衰,杂技艺人逐渐减少。常庄杂技表演细腻、柔中带刚,以小节目、魔术杂耍为主要内容,团体众多,规模小,经营灵活,适合走街串巷。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杂技资源整合,杂技小团体逐渐落伍,常庄杂技已不适应形势发展,走向衰落。

记者赵春晖整理

原标题:《聚焦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

濮阳杂技的源流(四)?——杂技专业村》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第五届中国杂技艺术节濮阳杂技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