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人口极其稀少但来头极大地罕见姓氏
TUhjnbcbe - 2025/2/10 18:13:00

第一次看到“佀”(si)这个字的人,多半会不认识,而且十有八九会把它认成“侣”字,也更加不会有人想到,这其实还是一个姓氏,并且来头不小——佀姓人是大禹的后裔。

明代陈士元撰写的《姓希》一书中,共收录了个姓氏,其中和大禹有关的姓氏有84个,由大禹后裔“姒”姓而衍生出来的众多姓氏中,只有佀”与“姒”读音相同,所以“佀”与“姒”并列为“华夏八大古姓”之一。

根据《国语》的记载:大禹由于治水的功劳被封国于夏,居住在水(今河南荥阳洎水河),他感怀人都是由母亲而生的,于是就将“減”字的“水”换为“女”,取姓“姒”氏。西周时,周武王因为感念大禹治水的功劳,让他的后裔们成立了一个国家,叫作杞国。

公元前年,楚惠王发兵攻打杞国,杞国灭亡。之后,姒氏族人遭到楚惠王的追杀,幸存下来的姒氏族人不敢再说自己是大禹的后人,于是只好将“姒”姓的“女”换为“亻”,“以”换为同音字“耜”的右半部,改姓为“佀”。此后,流亡的佀姓族人一路躲避楚国的追杀去了关中(今陕西),历经秦、汉、两晋、南北等朝,一直到唐朝黄巢之变时才迁回到河南清丰县。定居清丰县后,一部分族人又辗转迁徙到山东郓城县。

定居下来的佀姓族人,开始发挥出祖先大禹一样艰苦奋斗的韧性,不管是从政、从商、从文还是从医,都做出不错的成绩。根据《明史·佀钟传》记载:郓城县的佀钟在成化二年(公元年)中了进士,先是做了御史,然后又升为大理少丞,最后做到了户部尚书的高位。他一生刚正不阿,历经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而不倒,可谓显赫一时。

大名鼎鼎的剧作家海岩,原名正是叫做佀海岩,凭着自己杰出的才华和勤劳的精神,他创作出了诸如《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等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的作品,也可算是当代佀姓族人里面的杰出者。

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佀姓的族人在如今的人口却极少,连同台湾岛在内算起来总共不到1.6万人。如今的佀姓族人,主要分布在山东郓城县和河南清丰县两大聚居地,此外,山东菏泽和河北石家庄也有少量佀姓族人生活。

其中最突出的是郓城县南的佀楼村,全村多人全部姓佀,村里至今还保存着佀钟的家祠,因里面文物众多,历史文化价值出众,山东省文物局还先后两次拨专款对大殿及前门进行了修缮,佀楼村佀家祠堂已被列为山东省三级文物保护单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口极其稀少但来头极大地罕见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