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归欣高长岭
9月4日,卢氏县东明镇涧北村。拧开村民郭换东家的水龙头,一捧清冽的自来水驱散了记者一行的酷热。“去年秋天,俺村全都通上了自来水,以后吃水再也不发愁了。”老郭笑眯眯地说。
用上自来水,这件城里人看来习以为常的小事,是涧北村乡亲们近几年最有“获得感”的事情之一。
打老郭记事,村民吃水就靠两口老土井,井还经常干涸。8年前,村里从后山引来了泉水,但由于地势高峻,水量极不稳定,遇到干旱,村民甚至要下到河里挑水。“现在新建的无塔供水站,水量大、水压也足。”郭换东说,没了后顾之忧,大伙儿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脱贫奔小康,饮水是保障。去年,我省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安全饮水被作为14个重大专项之一,由省水利厅牵头主抓,全力推进。截至去年年底,像涧北村这样彻底告别吃水难的村庄,在全省有个。
虽然不为“吃水难”发愁,但叶县保安镇冯庵村的群众在很长时间内吃的都是“差水”。“俺村地下水水层浅,烧水难喝、做饭也有味。”67岁的村民何荣回忆。天气好的时候,他和几个老伙计几乎天天要跑出二里地去挑水。“去年7月通了自来水,坐在家里‘好水’就有了,真得劲!”他说。
为了让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去年年初开始,叶县推行“政府补贴、市场运作、城乡一体”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筹资1.35亿元,集中开建自来水工程,并派出督察组每周巡查,保障进度。到当年8月底,全县个自然村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跟卢氏、叶县相比,清丰县的贫困群众“幸福感”更足。“借光”穿越该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清丰实施水源置换,把全县16个供水厂和个单(联)村供水站连接成网,让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喝上直送京津的优质丹江水。“去年9月份,所有乡镇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清丰县水利局负责人表示,“城乡水质‘一碗水’不能端平的问题,目前已经彻底解决。”
来自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年至年,我省累计完成投资72.21亿元,受益行政村个、人口万人,其中贫困村个、贫困人口万人;年,我省共安排中央预算内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资金7.61亿元,截至7月底,全省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99.99%。
“将新增存在饮水问题人口及时纳入提升范围,足额落实资金;对农户饮水不达标的,限时解决、逐户销号。”省水利厅厅长孙运锋说,以年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农村饮水工程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管理为目标,全省水利系统正全力以赴,确保中原父老喝着“放心水”,迈上小康路。
编辑: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