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到清丰县考察电子商务工作
12月25日,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扶贫办根据《关于组织申报年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通知》,经过评审、答辩等环节,拟确定清丰县、项城市等13个县(市)为年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标志着清丰县的电子商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12月23日,记者在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食用菌基地看到,村民们忙着将红薯、鸡枞菌、雪桃、苹果等农产品装箱、打包,然后将一箱箱货品搬上快递货车,一如以往的繁忙。
设在该基地的电商平台、清丰县大地密码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继坤表示,目前每天差不多能接单,“销的都是本地的农产品,用工也都是本地的贫困群众”。
近年来,清丰县商务部门围绕全县“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依托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上行,将该县的“食用菌、红薯”主导产业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电商产业蓬勃发展,越做越大,成为该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强力助推器和有力载体支撑。
清丰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食用菌、辣椒、红薯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如何把特色产品转变为群众的钱袋子?自年清丰县委换届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商扶贫工作,把其作为县委、县政府“一把手”工程,高瞻远瞩、统筹规划,借力“互联网+”,在全县吹响发展电商号角,全面推进电商扶贫,让本地特色产品“走出去”,让本地贫困人员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在家门口就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加快电商发展,清丰县成立了县、乡(镇)电商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专门配备电商办人员。出台电商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将电商与乡村振兴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从年起,每年单列万元电商发展扶持资金。坚持“两手抓”,一方面,精心培育县大地密码、华董科技等一批“本土”电商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与百度、京东、拼多多、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合作,全力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
在县商务部门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大地密码公司自年7月份入驻县电商产业园以来,在马庄桥镇赵家村建成了电商服务中心,带动该村线上销售茶树菇、黑皮鸡枞、木耳等日订单个以上,月销售余万元,安置该村及周边贫困群众近百人务工;河南华董电子科技公司月网销平菇、鸡腿菇、香菇等万元,解决贫困群众余人就业。现该县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的“本土”电商龙头企业,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全面打开特色农产品上行空间。
政策优惠、措施得力,助推清丰县电商产业茁壮成长。截至目前,该县共培育本地电商龙头企业9个,引进外来电商平台4个,培树“牛肉耗辣椒”“一生有你”等品牌7个,建成县电商扶贫体验馆1个、乡级电商扶贫站1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个。其中,79个贫困村全部建有电商扶贫点,贫困村网点覆盖率%。年,该县电商交易额37.5亿元,网络零售额5.8亿元。其中,网络销售食用菌吨、食用菌菌棒万袋。
发展电商产业,让群众受益是关键。为解决贫困群众“想发展、又怕赔”的后顾之忧,清丰县不断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打通电商发展“最后一公里”。该县商务部门牵头,会同县农业、食用菌、工信等部门及社会团体、培训学校与电商龙头企业,建立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和实践基地,年共举办电商培训班36期,其中举办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智志双扶培训班13期。着力加强对有能力、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培训,年,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培训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培训人次,实现了电商扶贫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通过培训巩营乡韩大元村的贫困户韩世军、韩庆栓二人合伙开办了美廉商贸公司,在商务局扶持下,电商企业的帮助下,该公司日销售稳定在左右。实施电商扶贫带头人计划,对“敢吃第一口螃蟹”的创业者,予以经济补贴,激发全社会的参与热情;对有创业意愿的免费为其注册网店,联系电商企业实习,着力培育贫困村电商带头人。
经过不断发展,目前,清丰县电商已形成了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的电商大群体,全县电商行业直接从业人员0余人,辐射带动就业1.1万余人。赵家村贫困户姚凤英在该村电商服务点就业后,目前每月收入1元左右,实现了稳定脱贫。
了解河南企业发展,欢迎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