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河南濮阳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经济
TUhjnbcbe - 2024/10/29 16:24:00

入夏时节,在河南濮阳田间地头的精准扶贫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加工各种产品。这些工人均来自周边村庄,其中就业的贫困人口约占10%。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役。近年来,濮阳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落实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截至5月底,该市累计实现30.0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1%。

目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濮阳举全市之力,瞄准既定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创新机制、细化措施,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上狠下功夫,确保奔向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不脱贫决不收兵

位于黄河岸边的范县张庄乡前房村,有一个党员创业示范园,占地余亩的鱼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附近的肉鹅养殖基地、果蔬种植基地亦生机盎然。在示范园的带领下,该村亩均收益超过元,不仅带动全村4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村集体经济也由原来的零变为年收入50余万元。

而几年前的前房村,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它的华丽转身,得益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打响。

近年来,濮阳市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抓紧抓细抓实各项脱贫工作,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市委领导从自身做起,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总要求,夯实各级主体责任,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市委书记宋殿宇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并先后到范县龙王庄镇小屯村、濮阳县郎中乡展邱村等7个村暗访脱贫攻坚工作,现场解决问题。

濮阳县抓好“一站两组三会”工作载体,普及了扶贫政策、理顺了工作思路、点燃了致富希望。台前县委书记在河南省年拟退出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表态:“不把贫困帽子扔到黄河里,就把自己扔到黄河里。”

高悬利剑促脱贫。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严格开展督查巡察,坚决摒弃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杜绝出现假脱贫、数字脱贫等,提高扶贫工作实效。做细做实市、县、乡三级纪委书记遍访活动,年,市、县、乡三级纪委书记遍访全市所有脱贫任务重的乡镇、重点贫困村和重点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件。

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对年至年3月期间共件问题线索进行排查摸底,问题线索全部办结“清零”;对3月份以后新受理的问题线索,建立健全处置机制,确保“零积压”。截至3月底,年新增受理问题线索件,已办结件,处理人。

树立导向助脱贫。年,濮阳五县一区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区)长均被重用为县(区)委常委;9名优秀第一书记被提拔为副县级干部。县(区)和市直单位提拔重用了科级以下优秀第一书记名,激发了大批优秀干部投身扶贫一线的热情和决心。与此同时,聚焦脱贫攻坚战中履行责任不力、作风“虚浮假”等问题,开展干部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

年,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减幅%。目前剩余的名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因老等无劳动能力的占比高达97.8%,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逐户逐人进一步摸清底数后,建立台账,精准实施“一户一人一策”,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倒计时,最后总攻的战斗正在全面展开。濮阳市委坚定信心、下定决心,鼓足干劲、奋力攻坚,坚决夺取最后胜利,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振兴产业拔穷根

6月2日,记者走进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田野间排列整齐的食用菌大棚煞是壮观。各个大棚内,黑皮鸡枞菌、香菇等长势正旺,村民有的采摘蘑菇,有的整理打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年以来,该村抢抓市、县建设脱贫项目的机遇,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从27座大棚开始,发展到如今的座大棚,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庄贫困群众户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之基,是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根本举措。

近年来,濮阳市委、市政府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以调整农业种养结构为重点,以培育发展特色加工业为核心,引导贫困村立足自然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依据当地实际,大力发展食用菌、牛羊猪和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工、光伏、电商、金融和务工等方面多管齐下,每个县都有2个以上主导产业,切实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

在贫困村村头建设扶贫车间个,引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车间建在家门口,切实解决了过去部分群众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外出的问题。台前县吴坝镇贫困户韩玉霞编了个顺口溜:“扶贫基地来咱家,进厂务工挣钱花,留住妈妈拴住娃,能顾老人能顾家,还不耽误种庄稼,就业扶贫人人夸。”

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劳模助力脱贫攻坚”等活动,组织企业、爱心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仅年,该市就实施扶贫项目个,完成投资16.5亿元。如今,产业扶贫项目在龙都大地遍地开花,以产业带动就业,变“输血”为“造血”,使精准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据统计,濮阳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年,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元、.4元、.8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1.1%、11%,分别高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0.6、1.5、1.4个百分点。

因产业扶贫独具特色、成效显著,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相继在濮阳召开。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莅濮调研时指出:“濮阳市建设扶贫车间的做法最接地气、最得民心、最可持续”。

发起脱贫攻坚战全面总攻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不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带来挑战,也给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濮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安排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迅速发起脱贫攻坚战全面总攻。

在解决问题上早下手。围绕提高群众收入提出10条措施,帮助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全市农村小学在全省率先复学,提前解放农村劳动力3.43万余名。

在促增收上下功夫。通过“点对点”包车等方式转移就业,鼓励企业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扶贫车间目前已全部开工。全市.9万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就业率%。

在解民忧上做文章。返乡大学生、青年教师等勇当“青年志愿者”,与贫困家庭中小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大力开展“互联网+战疫情促销售助脱贫”活动。全市名驻村第一书记全天候在村在岗,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滞销等问题。

在推项目上出实招。实施项目建设“两提一增”(提高建设速度、项目质量,增强带贫效果)行动,全市个扶贫项目,已开工个、竣工个。

在稳兜底上求实效。对全市1.8万未脱贫人口、户脱贫监测户和户边缘户实行应保尽保,低保对象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后,给予6至12个月“渐退期”,确保兜住兜稳,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在持续上不放松。对新发现的致贫人口,实行动态监测,及时采取帮扶措施,该户保的户保,该就业的就增加公益岗,引导其到扶贫车间、带贫企业务工就业。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濮阳市委、市政府仍紧盯贫困群众增收这一关键,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务工就业、扶贫项目建设、兜底保障和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持续提高贫困户产业收入占比,确保贫困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真正兜得住、兜得实。

不畏艰难创奇迹,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只要我们以拼搏闯关、以实干求进,奋力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就一定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谱写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告诉记者。(经济日报记者夏先清通讯员段利梅)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濮阳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