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游,是多吗惬意的事情!
但是,出去人多,花费高,玩不高兴,真是太扫兴。现在,不用担心啦,在家门口就能玩的很嗨!
日前,濮阳市印发《“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项目~~~
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为“一带两区四路”。
一带
“五彩黄河”精品旅游带。依托黄河及黄河大堤沿岸文化资源和生态景观,打造包括渠村黄河大闸、毛楼生态旅游区、范县陈庄万亩荷塘、将军渡黄河游览区等景区景点建设,突出黄河景观打造和沿河民俗文化展示,积极融入现代休闲体验类旅游项目,发展黄河自驾游、乡村度假游、生态康养游等,打造濮阳独具特色的“五彩黄河”精品旅游带。
两区
1.市城区生态休闲度假游片区。
建设都市生态休闲度假区。进一步提升完善濮上园、绿色庄园、龙湖龙山、水秀杂技、蓝宝石温泉度假区等旅游产品功能和服务质量。
2.南部历史文化体验游片区。
以“中华第一龙”出土地、挥公陵园、濮阳县古十字街、回銮碑、八都坊、澶渊之盟博物馆、澶州府署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为核心,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以古都文化游、历史感悟游、特色美食游、民俗风情游等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体验游片区。
四路
1.濮渠路精品旅游线路。
以濮阳县老城至渠村乡濮渠路沿线特色村镇、旅游点为依托,突出西辛庄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的游学功能,发展游学产业。
2.濮台路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濮台路沿途景区点——东北庄杂技旅游产业园、清丰单拐革命旧址、华龙区丰硕农业观光园、中原油田发现井、工业园区大型企业等,重点打造集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杂技、油田风光和现代工业等特色于一体的东部旅游产业区。
3.国道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清丰孝道文化、顿丘农庄、南乐仓颉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和项目,突出孝道文化、寻根文化和现代休闲、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等特色,重点打造集研学体验、文化寻根、休闲农业等为特色的北部孝道寻根游精品线路。
4.“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精品旅游线路。
依托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打造濮阳西部乡村旅游水系观赏体验特色线路。做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特色线路的规划设计,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等,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服务完善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重点打造旅游精品
完善提升濮上园、绿色庄园等景区的旅游项目和游乐设施;构建以龙山龙湖为核心的城市休闲度假区,建设自驾营地等。
以舜帝宫、颛顼玄宫等主题园区为主的上古文化;以戚城文物景区为主的春秋文化;以明清十字街为主的明清文化;以单拐、将军渡、颜村铺和西辛庄等为主的红色文化;以张、柳、孙、戚、濮等为主的姓氏文化;以杂技和戏曲演艺为主的民俗文化。
重点建设濮阳县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湿地公园、清丰县国家森林生态公园、南乐县国家湿地公园、示范区龙湖风景区、渠村黄河水利风景区、毛楼生态旅游区、李桥黄河水利风景区、孙口将军渡黄河水利风景区和张庄闸水利风景区等。
办好濮阳国际精品魔术杂技艺术节、中华龙文化节、仓颉汉字文化节、范县荷花旅游节、板桥文化旅游节、清丰辣椒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
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很有兴趣呢,到时,咱们相约出发~~~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濮政办〔〕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年12月4日
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紧盯旅游发展新业态,紧抓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综合带动力,完善提升旅游产品,规范整治市场秩序,旅游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较好成绩,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成绩显著
(一)旅游经济高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五年间,全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2.5%和14.4%。年全市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8亿元,分别是年的1.7倍和2倍。旅游产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和重要服务产业。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产业体系不断发展
1.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十二五”期间,濮阳市旅游产业要素进一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旅游企业规模逐渐壮大。“十二五”末期,全市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0亿元。其中,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投入旅游产业达到3.5亿元,社会投资16.5亿元。全市各类旅游接待服务单位余家。其中,国际、国内旅行社48家、星级饭店10家、旅游景区10家、旅游商品企业20余家、乡村旅游示范点30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余人,带动就业两万余人。旅游产业要素综合发展,旅游生产力快速增长。旅游业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交通、通信、住宿、餐饮、物流、商贸、娱乐、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十二五”期间,濮阳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现代城市园林等资源,进一步打造提升了城市风光游、生态环境游、历史文化游、黄河风情游、姓氏寻根游、杂技之乡游、红色圣地游、美丽乡村游、休闲农业游、现代工业游等,旅游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3.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产品从偏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般利用转变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一体化发展,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健全。
4.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十二五”期间,以濮范台高速公路和晋豫鲁铁路为代表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省级公路、农村公路、旅游专用公路、景区道路等联线成网的立体交通体系。全市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均比“十一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水电、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都有较大提升,对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支撑作用。
(三)旅游品牌更加鲜明
1.形象宣传扎实开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进一步加大了以“中华帝都”“华夏龙都”“杂技之乡”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改版提升了濮阳旅游政务网和旅游资讯网,丰富了宣传内容;建立了濮阳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