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汉川历史名人,最后一位竟有天下第七湖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汉川市,是湖北孝感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汉江下游,因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而得名。

这里的仙女山位于汉川市区西边,为古代战略要地之一,南北朝时期北周与陈交恶,北周沔州刺史裴臼襄州总管请益戍兵,并迁城于此,以避水患和兵乱。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革命的老同志,如程敦秀、夏昌银先后安葬于此,所以仙女山南腰又成了瞻仰革命先烈的地方。这里不仅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这里还诞生了很多历史名人!

何羽道/p>

何羽道,原名金榜,学号远耀。后改名羽道,号翼人。光绪八年六月初八日(年7月22日),生于湖北省汉川县南河渡蓝家岭(今属汉川市南河区姜岭乡)。世居何家畈北头,家世艰难,祖父屡受土豪劣绅欺压,终被迫迁居蓝家岭。年1月4日,壮烈牺牲于汉口济生三马路刑场。

梁耀汉/p>

梁耀汉,湖北汉川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年和同乡邹幼云一起自费来到日本经纬学校留学。年2月,完成学业归国,入新*前锋营当士兵,不久进入陆*特别小学堂深造。年初夏,在武昌左二巷成立革命团体群学社,不久又在郎家巷开办“明新公学”,与吴贡三、殷子衡在*州成立鸠译书舍。年2月日知会成立,进行反清斗争,不久,群学社、明新公学与日知会合并,梁耀汉成为日知会的领袖之一。年2月被省缉捕队通缉,脱险后家财荡尽。年赴四川新*十七镇司令部工作,年考入四川陆*讲武堂,年毕业回司令部任参谋。11月代表四川*人协助新*取得资州起义的成功,四川革命成功后,梁耀汉被推举为四川巡警总厅正司令官。年2月黎副总统应湖北*人的要求电调梁耀汉回鄂工作,并派专人赴川迎接。梁耀汉只好辞去所任职务,四川**府给予川江巡阅使名义并派士兵护送。梁耀汉一行人船至四川奉节,遭到匪兵的袭击,梁耀汉和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梁钟汉/p>

梁钟汉,字瑞堂,梁耀汉之兄,湖北汉川人。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受孙中山之命,回鄂发起革命运动,被捕入狱。武昌起义后出狱,历任襄河游击总司令、黎元洪顾问、河北省议会议员,年参加二次革命。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后任中华革命*湖北宜昌司令、鄂西靖国*梯团长兼前敌总指挥、广东**府大元帅参*、参议。年被委任为武昌攻城别动队总指挥,协助北伐*攻城。后长期从事实业和社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文史馆馆员。

梁辉汉/p>

梁辉汉,湖北汉川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年随兄长赴日本留学,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梁辉汉在汉川马口集合义*响应,高举十八星大旗,成立汉川**分府。后奉鄂*总司令*兴令,任游击总司令部参谋长、专员,负责筹集饷械,招募新兵,随*转战鄂中、鄂北。年二次革命爆发后,又随兄长梁钟汉在荆襄举义,事败后流亡申江。梁辉汉后奉革命*人田桐、赵鹏飞委派,偕其堂弟梁耀斌潜回到湖北,召集旧部,谋划襄河起义,因实力悬殊,起义失败。梁辉汉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田宗汉/p>

田宗汉,清代医学家,字云槎,又字瀛桥,湖北汉川人,喜爱测算。年,曾绘出《汉川县域图》,为湖北第一张县域平面图。历时40余年,于年绘出《湖北汉水全图》,为湖北最早的汉水全图。

魏人镜:

魏人镜,字茂年,号复我,别号苏,丁集魏家湾人(今湖北汉川市马口镇丁集村)。

年春,入湖北省立第一师范。与同学陈定一等结觉社。年春,参加武汉学生联合会,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经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与王平章、刘子谷等在汉川领导反帝爱国运动,寒暑假以举办英语补习班为名,组织十多名进步青年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书刊,同时开办平民夜校多所,以宣传革命。年8月,任中共汉川县特别支部委员,年2月兼任共青团汉川县特别支部书记。

年5月,湖北省委成立,魏任组织部秘书。同年冬被调至武昌市委工作。11月下旬,领导武昌武胜门外纱厂工人罢工斗争。12月5日,组织裕华纱厂工人罢工,反对武汉卫戍司令部逮捕工人领袖。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兼武昌市委书记,3月率市委干部在豹子澥地区开展春荒斗争时,被武汉警备司令部侦缉队察觉,在掩护同志转移时被捕。3月17日就义于武胜门外螃蟹甲。

向忠发:

向忠发,湖北汉川人,中国共产*早期领导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之后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年7月召开的中共六界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中共领袖。年6月22日被国民*特务逮捕,6月24日被枪杀于上海,终年51岁。

尹应元:

尹应元,名祎,字乾泰,号春寰,祖籍江西庐陵县灉江,湖广汉阳府汉川县(今湖北省汉川回龙池口)人,明朝进士,系邦浙公之孙。

成为进士之后,尹应元于年被明朝廷任命为清丰县令。因为*绩卓著,于年升任刑部云南司主事,历任员外郎中(见年《清丰县志》第4卷记载),后又出为凤阳府知府。尹应元在凤阳知府任上没有多久,从汉川老家传来了父亲去世的噩耗,于是,遵守朝廷制度,在年去职回乡守孝。年,尹应元为父亲守孝满25个月,起复任大名府知府。大名府原无社学,明万历十七年(年),尹应元占用大名府城南门、北门外空闲官地,又购置东关、西关徐第等居民地基,建四处社学,购置土地二百五十亩,所得田租用于教读。尹应元又捐银三百六十七两,元城知县刘三英捐银六十两,作为经费,大名府的百姓感激尹应元(见年《大名府志》第1卷记载)。

年,朝廷调尹应元担任真定府知府。在长达三年的真定府任上,尹应元为当地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深得民心。明万历十九年(年),真定知府尹应元与许瓒、许金、许守谦祖孙三人共同修建“三世中丞”坊。

王道直:

王道直、字履之、别号孺初,明代汉川人。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进士,任左都御史,掌院事。朝廷封赠其祖父王一善为通议大夫,封赠其父王应祯为通议大夫,其子王永恩荫贡生。历任保定府推官、郡守、任职期间,坚决反对为大太监魏忠贤建生祠。在他的激烈对抗下,建生祠一事流产,而他也受到排挤打击在七品官保定府推官任上待了十年。崇祯年间、王先生升任督察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都察院操江,负责全国各地水路船只的警备防范事宜,并与名将史可法联手杀寇,使江南人安地静。戍寅年,朝廷召入为兵部右侍郎,转左,署尚书事。叙黔功,加一品服俸。庚辰七月,升左都御史,掌院事。壬午五月,谢恩病归。素服守孝,身居家乡一室九年,年七十而逝。

何三麻子:

何三麻子,名仲衡,号大化,明末清初汉川人。在家排行老三,因小时出过天花,所以乡人起绰号何三麻子。是明代中宪大夫尹应元的女婿,亲妹妹嫁给了都察院左督御史王道直,照理说他本是飞扬跋扈之辈,但他却从不依附富贵,他自幼攻读诗书,成为县内廪生。性格豪放大气,爱打抱不平,至今湖北、江西、河南等省份都流传着很多何三麻子行侠仗义的故事,如《三道难题》、《我叫何三麻子》、《石头汤》、《河里赶猪》、《棒槌落地要生根》等。何三麻子死后葬于汉川马口丁集。但他的故事却代代相传,成为汉川人民心目中最睿智的侠客。

匡厚生:

匡厚生,汉川田二河镇人。年任革命*第十**治部主任,协助*长杨虎城镇守西安。年,应杨虎城之聘,任陕西省*府顾问,参与谋划“西安事变”。著有《中国铁道要安全》、《西安围城诗百篇》等。

匡子桢:

匡子桢,谱名裕祥,号伏枥生,年11月11日生,匡厚生的三弟。湖北省汉川县田二河人。清末秀才。年赴日本入东京法*大学,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曾在吉林边务巡警学堂、天津交涉学校、陕西省立职业学校任国文教员,烟台鲁*司令部执法官、北平《边事日报》撰述等职。曾翻译出版《日本宪法》、《日本行*法》、《日本警察法》。其著作已发表的有《中国历代开疆人物传》、《边笳集》、《延安厅锁记》、《烟台笔记》和《汨罗江航行记》等。

他为人正直,拥护共产*,年,支持三个子女加入中国共产*(其子匡友之是革命烈士,女匡杏云为中共*员)。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入抗日活动,历任汉川县宪*促进会主席、天汉县参议会议员、鄂豫边区人民代表等职。

向岩:

向岩,湖北汉川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陆*东斌学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年毕业后回国,赴川任陆*速成学堂教官,兼督练公所编译制度等科一等科员。年武昌起义后,以川南宣抚使名义发布《谕巴蜀檄》。年任鄂*第八师参谋长,后以裁*去职。年二次革命爆发后,任江南陆*第一师参谋长。年加入中华革命*,曾回国在襄河组织反袁斗争。护法运动期间,任靖国*联*第八*参谋长兼第二混成旅旅长,转战鄂蜀秦陇滇黔七省。年参加北伐,任广东韶关大本营将校团副团长、北伐*第五路司令等职。年任国民*第三*左翼督战官、游击司令。年在鄂组织北伐*别动队。

年抗战全部爆发后,向岩任汉川县长,不畏日寇多次上门威胁利诱,始终战斗在抗战第一线。向岩利用社会声望,营救出大批共产*人和爱国学生,为创建天汉抗日根据地作出特殊贡献,使汉川成为鄂豫边区的战略支撑点、战斗桥头堡、给养生命线。年后历任中南**委员会参事室参事、湖北省*协特邀委员、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冯亚佛:

冯亚佛,名镇东,字亚甫,湖北汉川人。年东渡日本留学,结识*兴,倾向革命。年加入同盟会,赴南洋宣传革命,任《中兴日报》编辑。武昌起义后,回鄂任都督府秘书,后转任河南汲县知事、湖北府河口税局经理。年以税款支援“二次革命”,事发避走日本,参加中华革命*,不久在南洋群岛办理*务。

年回国,次年任广州护法**府大元帅府秘书。后任许崇智粤*总司令部秘书长、福建仙游县知事等职。年冯回鄂任江汉宣抚使参赞,与胡汉民、田桐等创办《太平杂志》。因深感江汉平原水利失修,遂实地考察,著《改造湖北水利计划书》一书。蒋介石建立南京*府后,冯隐居南京,醉心佛学,自号亚佛,种花作诗,有《证果园诗草》。抗战爆发,辗转鄂渝。解放后,任湖北省*府参事室参事。

陈文彪:

陈文彪,亦名木相,湖北省汉川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九师十七团排长,第七师十九团连*治指导员,红二*团五师十五团*治委员,红二*团第五师十五团*治委员,第六师十六团*治委员。参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大学学习。年被授予少将*衔。

王平章:

王平章,又名王远清,湖北省汉川人。中国工农红*高级指挥员。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年1月出任武昌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后先后担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常委、组织部长,鄂豫皖特委常委、宣传部长,皖西北特委常委、*事委员会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苏维埃*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皖西北特委书记,鄂豫皖省委委员,红二十五**治委员,红二十八**治委员等职。年3月28日,王平章同志在银沙畈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

胡沙:

胡沙,戏剧剧作家、导演、理论家,生于湖北省汉川马口镇金河乡徐家坮。原名徐茂庭,戏曲编导。年加入中国共产*。后入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学习。曾在华北大学三部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员,中国评剧院导演、院长,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评剧院原院长。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理事、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文联委员、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编导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祥林嫂》、《春香传》、《夺印》等。著有《评剧简史》等。

宋扬:

宋扬,原名子秋,作曲家,汉川马口镇人。年毕业于*冈仓子埠正源中学,后考入国民*府武汉*委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年,创作出一生中最有影响的《读书郎歌》。年加入中国共产*。曾任抗敌演剧四队音乐创作员。建国后,历任长沙市工人文工团团长、中国音协湖南分会主席、湖北省文化局创作室主任兼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歌曲》副主编、中国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作品有歌曲《古怪歌》《读书郎》、《天地之歌》等。《人民的太阳》年获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二等奖。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所从事歌曲创作理论研究,写了《试谈八十年代初期的抒情歌曲》、《歌唱伟大的社会变革》等多篇创作评论文章。

尹先炳:

尹先炳,汉川羊占村人,中国人民解放*第十六*首任*长。年授衔为大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晏道刚:

晏道刚,湖北汉川人,年就读于武昌陆*第三中学堂。年7月以学生*排长入伍,后参加武昌起义。年10月任湖北督*署参谋。年8月任两湖巡阅使署参谋。旋调任陆*第二师参谋处处长。次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参加北伐战争。国共分裂后,曾任陆**官学校武汉分校办公室主任兼第八期第一总队队长。年3月任国民*府*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年,蒋介石追堵红*长征失败,调他为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监督张学良的东北*和杨虎城的西北*投入反共内战。西安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以渎职罪将其扣押8个月,并永不录用。年8月,经何应钦保释回武汉,任**部武汉办事处主任,主持抗日*队*火接济调配工作。年任重庆抗日战地**委员会委员兼*务组长,曾与李济深、孙科等人秘密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主张倒蒋。年8月,被蒋勒令退职。

年回武汉闲居,次年赴上海,与中国国民*革命委员会驻沪代表郭春涛接头,受命任民革驻武汉特派员,参加民革地下组织活动。年,接受中共江汉二地委城工部部长邱肱良领导,参加迎接解放的工作。曾策动汉口市长晏勋甫设岗哨维持武汉治安。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南行*委员会参事室参事、中国国民*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会委员;积极推销公债,赞助捐献飞机,支援 。年被选为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协委员和省民革常委,任省参事室参事。

葛先才:

葛先才,湖北汉川人,抗日爱国将领。*埔*校第四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第十*独立师排、连、营、团长。年任**部预备第十师参谋长、副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预备第十师师长,*事委员会少将高参。先后参加淞沪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衡阳保卫战。其中衡阳保卫战,与方先觉、容有略、周庆祥率部余人坚守衡阳城47昼夜。所余仅人。是抗战期间守城时间最长,杀伤日*最多的战例之一。年起任第二十八*一九二旅少将旅长,整编第二十三*一九二师师长,整编第二十八师副师长,国防部中将部员。

*良辉:

*良辉,字耀庭,汉川分水镇三屋台(同心村)人。高祖宏毅三世迁居汉阳城,髦年为汉阳邑候张小莲赏试,引置署中,躬亲督课,继而受知于汉阳郡守刘冰如和学使冯展云先生。三十一岁时,考中了同治庚午科举人(),榜上名列一等第一名。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七,湖北第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其题词曰:“五百年必有名士,十三省只此秀才”。

当然,汉川还有很多历史名人,你还知道哪些汉川历史名人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