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晁氏人物晁哲甫清丰县第一个共产党员 [复制链接]

1#

(晁哲甫同志纪念碑)

晁哲甫,原名晁登明,又名晁蛰夫,河南省清丰县六塔集人。年12月3日生于破落地主家庭,父兄兼营小商业。他10岁入学,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接触到《新民丛报》、《国风报》等进步报刊,目睹当时*府腐败,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入侵的残酷现实,产生了投笔从戎的思想。年辛亥革命爆发,晁哲甫等进步青年组织了由全体学生参加的“乐群会”,晁哲甫被推举为会长,率领同学向县教育会请愿,要求撤换思想保守的校长、教员,掀起了清丰县历史上第一次学生运动。运动失败,晁哲甫被记了两次大过。年,他考取了官费的直隶省立高等师范学校。在这里,他对课堂讲授的经史子集等内容毫无兴趣,却把精力集中在读《民权报》和章太炎、谭嗣同等人的文章上。年,他托人从外地代买了两本《新青年》,从中受到启发,看到了光明。从这时起他和谢台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治见解一致,两人成为战友。

年,谢台臣到大名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并担任校长。晁哲甫应邀到大名协助筹办并任训育主任,王振华任训育主任后改任教务主任。他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以“五四”精神把七师办成新型学校,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教学方面实行“以作为学”的教学方针。年中共豫陕区委委员冯品毅应邀到大名七师任英语教员,秘密发展*员,建立了*组织。年4月,北方区委派李素若到大名任特支书记,七师*组织迅速发展。不久,晁哲甫和谢台臣、王振华一起加入了*组织。大名七师完全掌握在共产*人手里,成为直南革命的一个策源地。

年六七月,由于农民武装红枪会攻占大名城,七师被迫放假。年春开学后,经受过实际斗争锻炼的学生,进步要求更加迫切。在晁哲甫支持下,成立了学生自治会,成为*在学校内外开展工作的公开机构。他又亲自去北平、天津聘请了一批进步教师,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还大量购买了《国家与革命》、《共产*宣言》等进步书刊供学生自由阅读。七师实际上成了共产*领导的“地下干部学校”。*的活动经费困难,他就减少对家庭的供给,每月拿出二三十元交给组织,必要时随要随拿,需要多少拿多少。不但大名县委的经费主要依靠晁哲甫、谢台臣等同志供应,连邢台中心县委、直南特委的经费有时也靠他们筹集。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了培养抗日干部,晁哲甫和王振华、孟夫堂(大名十一中学校长)共同研究,在七师开办短期训练班。他拟订教育计划,对爱国青年学生进行抗战理论、统一战线和游击战术的教育。不久,国民*保安队占据了学校,他就把学生以县为单位组织起来,派到农村做抗日宣传工作。他自己也奔走在南乐、清丰、大名等县,高举抗日旗帜,开展救亡运动。他与平杰三等发起成立了“冀南文化界救国会”,接着又以国民**阀张荫梧的名义成立了“抗日救国十人团”,在各县发展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这时,刘大风受上级*的指派回到南乐、清丰一带,建立了临时直南特委。为了更加广泛地发动群众,团结更多的人进行抗日活动,晁哲甫、刘大风等在“十人团”的基础上组织了“冀南民众抗日救国会”,晁哲甫任主席。10月间,他亲自主持召开了冀南抗日救亡图存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提出“为抗日救国而奋斗到底”、“为争取*民合作共同抗日而奋斗到底”的口号,并确定了发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冀南抗日救亡运动。

年2月,清丰、南乐县城失守,两县委撤销,另设清(丰)南(乐)边东和边西县委,晁哲甫担任边东县委书记,县委机关设在他的家里。这一时期,他着重抓了组织发动群众、举办训练班培训抗日骨干和发展地方武装等几件大事。年夏,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在晁哲甫建议下,成立了清丰县抗日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委会”或“动委会”),他自兼主任。“动委会”内设总务、组织、宣传、青年、妇女、农民、武装、锄奸和动员分配九个部,与救国会合署办公。这是共产*领导下的半*权性质的群众组织。

年4月,冀南六县行*督察专员公署成立,晁哲甫任参议室主任,受命筹建冀鲁豫抗日中学并担任校长。该校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多人的学校,历经战争、饥荒等困难的考验,培养了大批抗日骨干。

年6月10日(农历五月五日),日*集中兵力对冀鲁豫边区进行疯狂“扫荡”,占据了各县县城。顽*石友三等部也趁机卷土重来,加上土匪蜂起,敌伪操纵的会道门遍及各村,抗日工作十分艰难。为了争取、瓦解会道门,晁哲甫冒着生命危险在清丰、濮阳一带四处奔走,宣传抗日道理,教育群众,使大量参加会道门的群众逐渐觉悟,成为抗日工作积极拥护者。

年初,晁哲甫任冀鲁豫边区行*主任公署主任。他主持召开全区县长联席会议,明确了抗日民主*府的基本*策。不久,日*纠集数万兵力,对沙区根据地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四一二”大“扫荡”。“扫荡”过后,晁哲甫领导边区*府和人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救助、重建工作。同年7月1日,边区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晁哲甫为主任,工作范围扩大到7个专区40多个县。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证)

年10月,晁哲甫离开冀鲁豫边区到延安中央*校学习,后留校任五部副主任。年夏秋之间,毛泽东主席邀请晁哲甫到枣园谈话,并请他吃饭。他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的革命经历,特别是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情况。毛主席对他的革命精神大加赞赏,肯定了他的革命历史。年4月,晁哲甫作为冀鲁豫边区*的代表,参加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年1月至年9月,晁哲甫先后任晋冀鲁豫边区*府教育厅长和华北人民*府教育部长。在此期间,他亲自领导并组织制订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方针、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为恢复和发展华北解放区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建设华北解放区培育了大批优秀干部。

(对晁哲甫同志的任命)

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央撤销冀鲁豫边区建制,建立平原省。晁哲甫担任省*府主席,同时兼任中共平原省委统战部长。短短三年时间,平原省社会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

年11月,中央撤销平原省建制。年起,晁哲甫任山东省*府副省长、省*府*组副书记,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省*协副主席。年~年,晁哲甫兼任山东大学校长。

年12月13日,晁哲甫在济南逝世,享年76岁。

(济南南新街上的旧居)

老一辈的功勋,下一代的荣耀!

弘扬革命精神,传承晁氏文化!

点击下方名片

了解更多晁氏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