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药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0765.html
年是中国共产*建*周年,为深化我校团员青年思想*治深度,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厚植爱*、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校团委结合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面向全校团员青年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红色专项社会实践。自活动启动以来,全校团员青年踊跃参与,共有支团队、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广大团员青年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深入了解中国共产*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切实感受*的红色精神伟力,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推出红色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展示,让我们一起了解优秀实践团队的实践经历和成果作品吧。
致敬抗日英雄,传承红色基因
年2月19日-2月28日
一
团队介绍
学院:管工学院
班级:工程
调研时间:.2.19~.2.28
团队成员:顾智睿、张俞佳、夏梦缘、李瑶、马欣瑶、沈彦冰、赵佳吉、李姝玥、彭强、吴凌挺
实践地点: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单拐革命旧址、李林烈士陵园
实践方式:团队学生分工协作,部分线下实地实践,部分远程参与、线上承担实践任务,依托网络、实地走访等开展红色人物访谈、红色故事了解,通过查找资料与真实考察了解实践地发展情况,最后完成实践成果报告。
二
项目概况
为了传承红色精神、铭记革命岁月,我们小组确定了“聆听抗战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红色基因”的主题,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的红色精神伟力。我们根据组员各自的地域,分别走访了三处红色地区,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单拐革命旧址、李林烈士陵园,对当地进行了细致调研并展开随机访谈。队员们用自己的相机和镜头,一起去追寻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了解抗战英雄的故事,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坚定信念,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和视频图片等实践成果,并且我们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这段忠贞爱国的热血青春在岁月中长存不逝。
三
实践内容
(一)
李林烈士陵园
的伊始,我们借着希望杯红色专项实践活动的机会,带着敬畏之心走进了朔州市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深入了解李林烈士的故事。
塞北平鲁背接内蒙,西隔*河,和陕甘宁边区紧密相连,是抗日前线的前哨。它南通太原,也是日*侵华向南挺进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险”之称。
走进李林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尊一手挽缰,一手提枪,双目远视,跃马腾空的塑像,再现了李林生前横枪跃马、驰骋疆场、不畏强敌的飒爽英姿。我们站在偌大的雕像面前,脑海里全是革命烈士为国浴血奋战的身影,此时此刻,我们是显得多么渺小。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幸福,他们的身影在我们心中就有多么伟大。无数英勇的烈士们用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身陷囹圄的革命者始终将读书当作生命的第一需要和生活的最高享受,把监狱变成学习共产主义的“大学”。我们正值学习的关键时期,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子孙会做好产主义的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出自己的努力。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无数无名烈士的长眠,对这句话作了最恰当的诠释。这种用生命作代价的奉献重于泰山,这种无私为天下的胸怀广于江海!这些无名英雄用曾经年轻鲜活的生命之花的凋谢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在世上生存多少个年月,而在于你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国家为社会做了什么!
(二)
单拐革命旧址
2月23日,天气良好,我们来到了位于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单拐村的单拐革命旧址。单拐村作为冀鲁豫边区抗战大本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见证了边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记录了边区*民在共产*的领导下不屈不挠、顽强抗战的历史。
单拐村至今仍保存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区司令部暨*区第一兵工厂旧址以及邓小平、宋任穷、*敬、杨勇、苏振华、曹里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23处以及他们和部队当年生活、工作、生产使用过的大量革命历史文物。
走进冀鲁豫边区抗战史实战馆,“英雄冀鲁豫”赫然入目,邓小平、*敬、宋任穷、杨得志等七位革命前辈铜人像立在字下,他们目光如炬,坚定的看着前方,可以确信,不管是怎么样的障碍阻挡在他们面前,他们也始终坚信,革命终将迎来胜利。
在邓小平、宋任穷、王宏坤等人的旧居,看到一间间普通的土瓦屋、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一张张单薄的木板床,这是我*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在兵工厂遗迹──陈氏祠堂,兵器车间,锻造间、工厂冶炼、烘炉、工棚里陈设这当年使用的机器,半成品,望着展厅内简陋的工具,很难想象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我们成功制造了我*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七十毫米步兵炮。
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是这短短的参观过程中精神的旅行则是长远的。通过本次参观,我们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任劳任怨地为国家和人民奔波劳碌,不求回报,不畏艰辛,在越困苦的环境下越发坚韧。我意识到做为一名中共*员,就得好好打磨自己,让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各种各样的变化。
(三)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2月20日这天,我们的调研团队来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实地进行参观,缅怀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先烈。该纪念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云居山上,北连吴山天风,南邻万松书院;东眺钱江浩荡,西瞰湖光山色。馆区采用江南园林式布局,这里不仅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也是一处景致优美的旅游休闲胜地。甬道两旁,松柏仪卫,葱翠香樟,漫山华盖,园林小品,掩映其间。春天,杜鹃烂漫,玉兰如雪;秋冬,桂香四溢,霜叶红遍。馆区更有国民*浙江陆*监狱牺牲烈士纪念亭、积义亭等亭廊点睛之景。
印象最深的,还是要属烈士蜡像,那栩栩如生的场景,让人如同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先烈们坚毅的面孔刻入我们的脑海里。他们有不同的穿着,不同的神态,但胸膛里都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身体里流淌着复兴国家的血液。
近百级的台阶上是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两旁松柏矗立;纪念碑、英名碑,以及与之遥相呼应的大型烈士群雕、纪念馆主馆,构成了主要的悼念活动区,这里见证了数不胜数的对革命先烈的缅怀。纪念碑高27米,碑身为汉白玉饰面,线条简洁,庄严挺拔,呈“风帆”形,象征浙江革命斗争如“钱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国共产*领导下,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道不完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诉不尽对烈士英*的绵绵哀思。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血铸丰碑,英*垂青史。我们今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生命换来的啊,让我们秉承先烈遗志,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建设更加繁荣、平安、文明、和谐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
总结
总共历时十天的社会实践,有让我们团队的成员亲身接触到了社会基层的真实面貌,真实领略到了抗战事迹中的红色精神所在;有让我们的团队成员在查阅资料时被抗战英雄的革命精神所震撼;还有让我们整个团队充满凝聚力与高效协作,并且每名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早日投身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生活中慢慢成长,真正体会人生的价值。同时,我们每一位合格的中国人应该铭记历史的惨痛教训,把红色精神发扬光大,让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能具有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的革命精神。希望在*和国家的领导下,在每个人的努力下,红色革命精神能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由此迫切希望在新时代,"中国梦”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早日到来,我国的发展之路能越走越远!
-END-
第17届“希望杯”红色实践——革命先烈篇编辑
汪研卢鉴开审核
杨媛媛*雯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