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
红
实
践
队
个人日记
简介
为迎接中国共产*建*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许昌学院法学院“弘·红”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参加了红色专项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下面是队员冯川和吴官正的实践活动感悟,他们在实践中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冯川个人日记
红色专项活动开展已经有了半个月,我作为弘红社会实践队的一员在工作中有诸多感受。
首先,我的第一项具体工作是拍摄关于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视频。我通过线下走访感受,线上收集资料等方式制作了关于信阳革命老区的视频。老区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旧址、遗迹、纪念地,孕育出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为深刻内涵的大别山精神。完成工作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不仅让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让我感受了革命先辈与劳动人民的伟大。
其次,我参与了书写调研报告的工作。调研报告的书写是一个较为繁重的工作,要将数据与文字相结合,实际与感悟相结合。书写调研报告的过程也是一个收获满满的过程,我学习到了怎么样使用实践报告格式,怎么样分析数据。同时我与小组各个成员积极配合,努力完成共同的目标。
再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观看了与活动有关的红色书籍与红色影视剧。在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伟人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人民奋斗的决心,灵活通达的思维,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中我被其中所折射的伟大的爱国精神,牺牲奉献精神所感动。
总之,工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本次实践使我收获良多。
吴官正个人日记
为了弘扬红色精神,体悟红色文化,我走访了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革命旧址,该旧址包括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革命旧址、兵工厂救旧址、冀鲁豫*区纪念馆等。年到年平原分局和*区机关及邓小平带领的北方局,先后进驻这里。领导八路*和冀鲁豫*民英勇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单拐村作为冀鲁豫边区抗战大本营,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见证了边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记录了边区*民在共产*领导下不屈不挠,顽强抗战的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在单拐居住期间,与单拐村的群众朝夕相处,其所作所为,除了一些见之于史册资料中的重大事件外,还留下了不少逸闻逸事。如吃水不忘打井人、饲养员下井捞钢笔、杨勇送棉鞋、邓小平上马台等。这些生动感人的小故事,在单拐村民的口中代代相传,成了单拐村独一无二的口头文学、精神财富。点滴小事中折射出伟人品格、革命精神;质朴的话语里流露出款款深情、亲切缅怀。
为了保护单拐革命旧址,清丰县从年开始启动保护开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这一宝贵的红色历史资源已经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使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它也在不断地传播着一种红色精神,给到访的游客以警醒,如今的太平盛世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时刻怀揣一颗爱国心,为国家富强、繁荣、稳定而努力奋斗。
结语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弘红实践队队员们切实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队员们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革命先辈们的遗志,传承革命精神,勇挑时代重担,争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