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瞩目濮阳县公西集第一书记孙志锋躬 [复制链接]

1#

“大河濮阳”全力支持“中华诗词之市”创建

前言:今年以来,濮阳把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作为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来抓,以*河滩区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预计“十二五”时期累计脱贫28.1万人。省委、省*府要求到年要全面实现脱贫,到年濮阳市27.4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平均每年需要脱贫5.48万人,任务非常繁重。可以说,同全国、全省一样,濮阳市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摘自濮阳市委书记何雄发表在河南日报理论版署名文章《实施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

大河网濮阳频道即日起开设《精准扶贫在濮阳》专栏,将陆续采访濮范台精准扶贫前沿村庄,详述濮阳扶贫一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展播“濮阳扎实做好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早日摆脱贫困、实现小康”之精彩。

大河网讯6月20日那天,濮阳气温高达37度。烈日炎炎下,濮阳县渠村乡公西集第一书记孙志锋带着大家了解村中已落实的扶贫项目进展情况。

当大家走到石磨面粉项目门口时,村内一名妇女带着孩子路过,原来是村里扶贫开发项目电商平台在搞活动,这位妇女去给孩子买了一盒冰棍。看到孙志峰后,顺手把整盒冰棍撕开,拿出一根老冰棍递到孙志锋手上。“孙书记你七(吃)吧,解解暑。”孙志锋只顾介绍项目并未注意到她,反应过来后手忙脚乱的拒绝着,引来现场村民的一片哄笑。

孙志锋,现年37岁,年参加工作,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公务员,先后在濮阳县清河头乡、八公桥乡从包村干部干到镇工会主席,一口气干了15年,今年4月份孙志锋接受组织安排调动至濮阳县民*局。5月3日下午,一纸公文将时任副主任科员的孙志锋派到渠村乡公西集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河滩区条件艰苦,毋庸置疑。“听说你是县委书记点的将!天将降大任啊!苦你心志,劳你筋骨。”随行的几位省级媒体记者给孙志锋开起了玩笑。孙志锋憨憨地笑了笑:“不苦,不苦!”

“48天了,他可没少受罪,带我们实地考察,找项目上项目,村里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他都跑遍了,又当*师又当兵,给我们制定了一套针对我们村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我们村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是苦了他啦,瘦了十来斤!”公西集村支部书记王善波说到。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公西集村

与大多数的驻村第一书记一样,孙志锋刚到公西集村看到村里实际情况后也是一筹莫展,并不顺利。村里多人,贫困户达77户。村委支部所有的除了*土地就是*河水,一穷二白的村子,落后的基础建设,村里大部分精壮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实际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然而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孙志锋,坐着是找不到答案的。贫穷落后首先是因为思想的局限性,所以他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包括他自己在内所有公西集村民的思想问题。虽然孙志锋也不知道出路在哪,但是他知道学习才是改变的开始。

说干就干,自5月5日起孙志锋先后三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员代表、组长及群众代表到范县毛楼生态旅游区、清丰顿丘农庄、郑州金水区马渡村考察学习。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些都让孙志锋深受启发。体会到了发展的必要性,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和前景。与此同时干部和代表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土地必须整体流转整合,统一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采摘园,发展乡村旅游,找项目上项目等等。公西集村的未来似乎一下子拨云见日,分外明朗起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开始的一筹莫展,到如今拨云见日,村民的思想是解放了,思路也有了。下一步也是最难的,孙志锋要从哪里开始?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些前人总结出的经验提示着孙志锋第一步一定要走扎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孙志锋总是这样想着。

经过孙志锋与村干部及群众代表的认真讨论,结合实际,他们制定出了公西集村“四大产业齐步走,建设模范四个村”的规划路线。具体来说:

1、“*河湿地,生态公西集”(休闲旅游观光村)

公西集村东靠*河,村东部有接近亩的*河湿地,在这里能看到集群的大雁、天鹅等候鸟栖息。结合市县有关部门意见,立足村情现状,孙志锋邀请专家学者到村里实地考察指导,拟定以“*河湿地、生态公西集”为总体发展思路。建设休闲旅游观光村。主力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经省发改委下属规划公司、汇丰公司、住建局到村开会座谈,实地调研,已制订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初稿。

2、“深挖传统手工艺,因地制宜上项目”(民俗文化专业村)

前文提到,公西集村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生产力又严重不足。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孙志锋提出了包括:石磨面粉加工、石磨香油加工、传统粗布加工等项目。这些项目完全结合村中情况,生产方式落后就利用这些最原始最淳朴的劳动方式还原出最健康的生态产品。劳动力不足就充分利用留守的妇女老人,这些工作都是他们自身便拥有的技能!

3、“农业是老本儿,科学利用创价值”(农业结构调整引领村)

无论在哪个村、哪个乡,农业与畜牧业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公西集村90%以上的村民依靠种植与畜牧为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孙志锋希望通过科学的引导来带领大家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引进汇源养羊项目、开发韭菜种植项目、开发休闲垂钓,养鱼项目。

通过入户征求意见,目前已确定23户贫困户愿意加入养羊项目,麦收后韭菜种植项目启动,可带动15户贫困户入股。种植面积在亩。一期鱼塘正在施工中,建成后可带动20户贫困户脱贫。

4、引进大型项目,解决就业难题(促进就业示范村)

前面提到的都是针对村中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后的项目,然而想要真正的脱贫致富,创新发展必不可少。经过招商引资,目前已确定的项目有:服装加工项目、大型商超项目、电商平台体验店、已注册5家村办公司。

其中服装加工项目:郑州提香商贸有限公司已与村里多次沟通,计划筹建一家服装加工厂,目前选址已确定,已制定出公西集服装产业基地项目规划纲要。项目启动后可带动50户贫困户入股,可安排就业50-80人。

大型商超项目:项目选址已确定,正在施工建设。项目启动后可安排就业30人,带动30户入股。

与供销社对接在公西集村建立了电商平台体验店,帮助群众网上销售和采购。

村办公司:公西集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公西集贸易有限公司、公西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西集纺织加工有限公司、公西集食品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5个商标,正在办理商品条码,为下一步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保驾护航巡洋舰,通力合作渡难关

公西集村还是历史文化村落,是孔子知名弟子公西华、闵子骞故里,村内群众集资设有纪念祠堂。公西华古井至今还在,水清甘甜,村里干部群众珍视这一历史景观,濮阳县相关部门以及部分知名人士已共同出资加以修缮维护。

在村内3个精准扶贫就业点上,在村东头儿昼夜不停的鱼塘建设上,在村西头儿正在打桩的电商超市项目建设上,在公西华、闵子骞故里纪念祠堂大院里的文化汇演排练上,大家似乎看到了公西集村的未来。

王万锁,滑县人,前些年一直在外经商。当他看到濮阳县渠村乡公西集村的扶贫*策后,积极筹资余万元,决心建设电商超市。该电商超市建筑面积达平米,超市建成后,以超市为中心的村内众多精准扶贫项目会在超市左右全面展开,南邻公西集、公西村,北抵*河大堤,公西集商业区将建成。

经过采访,大家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石磨面粉、粗布加工这些项目的成品如何形成销售?电商平台项目如何确保基础建设?服装加工、大型商超项目土地如何规划使用,*河水岸边旅游观光生态项目如何招商引资、有效推进等。

孙志锋介绍道:“这些问题是村民们力所不能及的,我们的项目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那就必然也存在着实际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结合实际让村民们发挥优势,当然我们也不会让村民陷入力所不能及的困境。针对销售方面,我们出产品,注册商标,设计包装,形成销售,产生实际效益。对服装加工、大型商超项目,我们做好全村土地整合流转准备工作,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完善公西集村集体企业架构。对村办公司,我们统一管理,全民参股,引进销售及管理团队,实施公司化运营,落实各项扶贫*策。这都是我们为公西集村脱贫致富保驾护航制定出的巡洋舰。有我们在,放手去干;尽管困难重重,我们满满信心。”

离开公西集村,孙志锋书记的激昂陈词还在耳边,村内的乡土人情场景历历在目。大家仿佛看到,一座富裕、和谐、美丽的新休闲旅游观光生态村正在展现她的灼灼风姿。(大河网王聪)

识别图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