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看过来以后大家熟悉的这个地方可能要大变样了近日,梅州市人民*府网发布了梅州市人民*府关于对《梅州市梅县区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梅州市中心城区乡村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西阳白宫部分乡村用地)》的批复文件。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吧!梅州市人民*府关于对《梅州市梅县区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梅州市中心城区乡村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西阳白宫部分乡村用地)》的批复《梅州市中心城区乡村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西阳白宫部分乡村用地)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梅州市中心城区东部,北邻梅江,南靠省道S,西接西阳片区,东至郑均村、咀头村,包括新联、四平、江子上、太平、龙岗、阁公岭6个村庄的全部用地及鲤溪村的部分用地。规划总面积约29.87平方公里。图1区位二、规划原则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现状,因地制宜,减少发展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空间。特色性原则——依托联芳楼、林风眠故居等历史人文资源,发展以客家文化为主的特色项目,创建具有丰富文化魅力和运营活力的城市空间。可操作性原则——在用地组织上保持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考虑不同类型用地及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兼容性,既满足现实要求,也为未来的扩展留有足够空间,以适应环境变化。三、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一)发展目标落实上层次规划对片区的发展要求,结合本区特点,将本规划区发展目标定位为风眠故里、农旅小镇。(二)功能定位(1)可以进行传统民居游览、客家文化研习的重要场所;(2)为梅州中心城区提供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3)城市近郊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客家小镇。四、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两带三心三区”的整体空间结构。“两带”为白宫河滨水景观带、城镇南北产业发展带。“三心”为城镇综合服务中心、现代农业科创中心、文旅产业服务中心。“三区”为城镇功能集聚区、产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图2规划结构图五、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为.89hm2,其中建设用地为.90hm2;非建设用地为.99hm2。规划居住人口约1.4万人(含0.3万村庄户籍人口)。六、土地利用规划综合考虑打造功能复合的白宫镇区、衔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控制建设用地增量、预留弹性空间等要求,并结合《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征求意见稿)对各类建设用地细分,形成如下的用地布局。规划区总建设用地为.9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0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52.73公顷,村庄建设用地.37公顷。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约27.39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22.04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17.11公顷,工业用地面积约13.09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约31.44公顷,公用设施用地面积约10.61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约55.11公顷。图3土地利用规划图七、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区主要通过省道S、S及梅大高速与梅州城区、大埔县、丙雁文化旅游特色功能区等相联系。内部形成“工字型”主干路网加自由式支路网的道路结构。片区主干路:包括省道S、S,道路红线主要控制为40米、30米,设计时速40-60公里/小时,双向4-6车道为主。路网长度10.59千米,密度为0.35千米/平方千米。片区次干路:道路红线主要控制宽度为18米、12米,设计时速20-30公里/小时,双向2-4车道为主。路网长度29.87千米,密度为1.00千米/平方千米。城市支路:道路红线主要控制宽度为8米及以下,设计时速10-20公里/小时,双向2车道为主。路网长度19.73千米,密度为0.66千米/平方千米。图4道路系统规划图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基于“生活圈”配置模式,采用基本生活圈、一次生活圈、二次生活圈的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布局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旅体育、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五类设施。教育科研设施:包括白宫中学、白宫小学(现状保留)和幼儿园4处(其中规划1处)。医疗卫生设施:医院(现状保留)、医院(现状保留)、7处卫生站。文旅体育设施:包括文化活动中心1处、林风眠纪念馆1处、体育活动中心1处、居民健身场地6处、文化站7处;其中,位于村中的文化站同址配建旅游驿站、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等。社区服务设施:包括养老院1处(现状保留)、老年人活动中心7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7处。商业商务设施:包括客家风情街坊1处、旅游服务中心1处、肉菜市场1处(现状保留)。图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九、绿地系统规划依托白宫山水及现状农田,按照“显山露水、通廊控制”的原则,构建“一带、二廊、多节点”的绿地景观系统布局结构。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55.1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99%,其中公园绿地6.33公顷、防护绿地48.78公顷。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白宫河两岸,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5.75平方米。十、市*工程系统规划规划保留现状千伏嘉应变电站、千伏白宫变电站、邮*支局、电信支局、白宫镇级污水处理厂、电排站、垃圾中转站(现状在建)、公厕各1处,原址改造加油站1处,规划新增垃圾中转站2处、公共厕所6处、加气站1处。《梅州市梅县区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城东片区位于梅州市中心城区北部。规划编制范围东起书坑村,西至石月村,南接石下村,北至谢田村,包括谢田、书坑、石月3个村庄的全部用地及石下村的部分用地,总用地面积约17.62平方公里。图1区位二、规划原则(一)依法规划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二)公平、公正原则规划整体上应有一个通则式控制,即对于规划城市中近似区位、类似性质的片区、街区、地块应提出一致性的控制要求作为基础,再根据开发建设个体的个体差别,做出针对性的控制引导,体现公平、公正性。(三)可操作性原则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充分结合城东片区实际情况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编制工作在充分调研与分析论证基础上,控制成果应有充分的依据和可行性,强化与规划管理的衔接,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一)发展目标城东片区重点发展商业、居住休闲等功能,未来打造成为都市农业发展区、装备制造产业组团,体现“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的城市特色。(二)功能定位(1)都市农业区;(2)装备制造业基地;(3)宜居社区和美丽乡村。四、空间结构本次规划空间结构为“一心一带,两廊四区”。一心:结合片区西南部现状设施基础,完善公服、商业、公共绿地等片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带:以国道G为主要轴线,提升道路两侧城镇服务功能,打造联系城东镇区和梅州城区的城镇功能服务带。两廊:周溪河生态景观廊道、书坑河生态景观廊道。四区:石下美丽乡村乐活区、石月美丽乡村乐活区、书坑美丽乡村乐活区、谢田美丽乡村乐活区。图2规划结构图五、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2.4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为.9公顷;非建设用地为.53公顷。规划人口规模2.45万人(含0.88万村庄户籍人口)。六、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城东片区现状、衔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控制建设用地增量、预留弹性空间等要求,并结合《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征求意见稿)对各类建设用地细分,形成如下的用地布局。规划区总建设用地为.9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4公顷,村庄建设用地.96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8.19公顷,区域公用设施用地4.33公顷,特殊用地5.58公顷。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面积约47.39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14.30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约31.51公顷,工业用地面积约37.54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约66.85公顷,公用设施用地面积约5.77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约32.48公顷。图3土地利用规划图七、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一纵一横一环”主干道结构,内部的次干道和支路顺应地形,采用自由式道路网形式。“一纵”:国道G;“一横”:南侧规划的主干道;“一环”:外环路。规划区内城市道路包括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具体控制要求如下: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主要控制宽度为55m和40m,设计时速40~80km/小时,双向6-8车道为主。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主要控制宽度为24m,设计时速30~40km/小时,双向4车道。城市支路。道路红线主要控制宽度为18m、12m、8.5m、8m,设计时速20-30km/小时,双向2车道。图4道路系统规划图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采用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方法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划分为城市和乡村生活圈。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包括1个十分钟生活圈,2个五分钟生活圈;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以村为单位,设置4个村级生活圈。布局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商业服务等五类设施。教育科研设施:包括市工业学校(现状保留)、广益中学(扩建为十二年制)、3处幼儿园。医疗卫生设施:医院(现状保留)和4处卫生站(现状保留)。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活动站6处(其中3处现状保留)、中型多功能运动场1处、小型多功能运动场2处、村庄健身设施13处(其中4处现状保留)。社会福利设施:包括社区服务站2处、村委会4处(现状保留)、养老院1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处。商业服务设施:包括肉菜市场1处、电信营业网点1处、银行营业网点1处。图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九、绿地系统规划依托佛子高自然保护区、周边自然山体及现状农田,构建“一带,两片,四廊,多点”的绿地景观结构。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32.4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77%,其中公园绿地13.21公顷、防护绿地19.27公顷。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周溪河两岸,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5.39平方米。十、市*工程系统规划规划范围内保留1处村级污水处理站、5座公共厕所、2座加油站;规划新增1座谢田污水处理厂、8处村级污水处理站、2处开闭所、2处垃圾转运站、13座公共厕所、1座CNG加气站。来源:梅州市*府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