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条铁路构建15分钟生活圈日照未来将 [复制链接]

1#

日照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

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已于11月8日经省*府批复实施。据悉,该版总体规划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是日照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我国滨海生态、宜居、旅游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基地。本次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其中,市域为日照市行*辖区,中心城区包括市区现状九个街道、涛雒镇、以及虎山镇东部区域。

《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

(—年)

有哪些亮点?

城市规模

规划至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万,建设用地规模为.2平方公里。

其中主城区万人,旅游当量人口17万人,建设用地.9平方公里;岚山城区35万人,建设用地39.5平方公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人口5万人,旅游当量人口5万人,建设用地8.8平方公里。

城镇空间布局

市域城镇布局

规划打造“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等级体系,构建“一带、两副、四通道”的市域空间结构。

一带,即滨海城市发展带;两副,即莒县县城、五莲县城,为市域城镇体系次级中心;

四通道,分别是北部城镇发展通道、中部城镇发展通道、南部城镇发展通道、西部城镇发展通道。

规划区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双城双区多组团”的带状组团城市。

双城:即主城区和岚山城区,主城区是全市的行*、商业、金融和旅游中心区,形成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综合性城区,岚山城区是日照发展临港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之一、辐射带动鲁南城镇发展带的城市副中心;

双区:即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涛雒太阳文化旅游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依托现状往北拓展,成以滨海旅游度假、村庄式旅游度假、居住生活等功能为主的北部海滨旅游区,是日照未来海滨旅游度假的主要载体。

太阳文化旅游区依托付疃河、巨峰河口湿地及海滨自然资源,挖掘尧王城遗址、“太阳城”、丁肇中祖居等文化内涵,建设形成国际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多组团:即河山镇、后村镇、碑廓镇、虎山镇4个重点镇和巨峰镇等8个一般镇。

综合交通体系

优化提升港口功能布局,规划京沪高铁二线等9条铁路、董梁高速等9条高速公路,打造“八横五纵”的市域快速通道体系,构建以港口为核心、海陆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打造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绿色交通城市。

公共基础设施配置

统筹新老城区功能,均衡配置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优化完善规划城市水、电、气等市*公用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城市风貌特色

突出日照依山傍海的景观特色,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人文特色,以海滨岸线景观轴为骨架、自然山体为背景,打造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风貌,形成“一带四廊多节点”的城市风貌结构,塑造具有地域特征、时代特点、特色鲜明的美丽城市。

日照市历轮城市总体规划

年版日照县城、

石臼所两地总体规划图

第一次是为配合日照(石臼)煤炭码头和兖石铁路的建设,年由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日照县城和石臼所两地的总体规划,年经省人民*府批准实施。

港城双核结构

在84版总体规划指导下,依托石臼港,使石臼所成为临港配套服务区,县城不断扩展,兖石铁路的建成,带动旧城区与港区之间形成东西轴向的非连续带状扩展。

年版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次是经国务院批复建立县级日照市以后,年由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年2月省*府批准实施。

主城功能溢出飞地式扩展

在89版总体规划指导下,临港工业迅速西扩,主城区工业沿公路铁路沿线非连续东扩;年开发区设立,导致主城区核心功能在区位上向东偏移;年市*府东迁,开始新区建设,飞地式结构初步形成。

年版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次是设立地级市以后,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年9月经省*府正式批复实施。

港城组团式结构

在94版总体规划指导下,石臼港和临港工业继续壮大,开发区迅速扩张。日照新区,空间继续北扩,大学搬入,文化功能强化,经济基础提升。

年版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四次是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年6月15日,日照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日照市城市总体规划(-)》,年5月9日经省*府正式批复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执行。

沿岸线飞地式结构

在06版总体规划指导下,重化工业沿海岸线跳出日照城区在岚山布局,滨海旅游以万平口为核心向北拓展,整个空间结构呈现沿海岸线带状组团式布局,形成双城一区的发展形态。

(整理自直播日照日照市规划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