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子岸镇季家寨村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复制链接]

1#
今日龙乡用新视角聚焦龙乡*事

子岸镇季家寨村

01

地理位置

季家寨村位于濮阳县城南约15公里,距子岸镇*府东南3公里,胡庆路从村东经过。东与孙河沟村隔路相望,南与庆祖镇西李家寨接壤,西北邻汪寨村,北邻鹿城村。

02

村名来历

明崇祯四年(年)季姓始祖从濮阳县五星乡葛邱村迁此建村,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季姓在此繁衍生息,故称季家寨。

03

民族人口

自季姓始迁于此,先后又有王、刘、李等姓在本村定居。全村余户人家,多人,均为汉族。季姓为望族,人口约占60%,王姓人口占30%。全村耕地面积亩。

04

历史沿革

据清光绪《开州志》记载,季家寨隶属开州艾家庄管辖。民国时期,濮阳县划分为十个行*区。民国时和解放初曾隶属五星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撤区改乡,划归子岸乡。年改为人民公社时,与几个河沟村合并为一个大队,本村是当时河沟大队的一个自然村,年撤大队为村委会时,成立季家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05

文化教育

解放初期,本村与几个河沟村联合办小学。年设立河沟小学。年实行“四集体”,撤销河沟小学,学生合并到马寨小学,集中了子岸公社东南十余村学生。年以后解散马寨小学,又恢复了河沟小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村里盖起几间瓦房,成立了季家寨小学。年左右,季家寨小学合并到孙河沟小学,至今日村中无学校。年,孙河沟小学撤并到刘寨中心小学。自解放以来,村内培养出了几十名大中专学生。

06

经济发展

过去村里是盐碱滩地,一年四季土地白茫茫一片,粮食产量极低,村民生活难得温饱,外出讨饭的比比皆是。20世纪60-70年代,全民掀起了兴修水利高潮,此后,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有了起色。自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产大幅度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经济收入百分之九十源于外出务工。20世纪90年代,村容村貌变化显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户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红砖瓦房。二年以后,破旧的土坯房再也找不到了,有些农户还建起了两层楼房。泥泞的街道修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面。如今,电视、冰箱、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几乎普及到家家户户,部分农户还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二十多户人家买了小轿车,百姓生活环境安定和,正一步步向小康社会迈进。

07

古今名人

季道仁(-),曾任北京贸易公司办公室主任。

季建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在濮阳县三区*府工作期间,他坚持在抗日根据地借款囤粮,支援抗日工作。年10月,经赵紫阳同志介绍,进入敌人内部做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季建五曾担任濮阳县*府建设科长,农业科长,*府秘书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任濮阳专区专卖办事处主任、河南省专卖公司郑州采购供应站经理、清丰县物价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季乐亭(-),曾任开封市河务局修防段科长。

季统祥(-),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治系主任。

季爱民,年生,博士,现在武汉理工大学办公室工作。

季晓蓓,年生,研究生毕业,现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任教。

08

村中故事

王奎智斗土匪

王奎家住村西头,身材魁梧,智慧过人。

清朝末年,由于战乱、灾荒,广大百姓衣食难安,土匪、强盗遍地,有钱人家常常遭匪劫。王奎和年迈老母一起生活,家里中有十多亩地,加上娘俩勤快能干,算得上是富裕人家,也是土匪、强盗惦记的对象。因此王奎非常担心,白天种地忙碌,夜晚也不敢踏踏实实的睡觉,恐怕土匪来抢东西。不能天天不睡觉啊。他想来想去,终于有了一条妙计:每晚睡觉前在院子里撒满干柴草,如有人来就会弄出声音、动静来,要不冷不防还会绊倒。

这一夜,王奎把一切布置好,半掩着门睡了。迷迷糊糊刚想入睡便听到外面嗤嗤啦啦的响声,他翻身下床、隔窗一看,院内有三四条黑影正一步一步的走向堂屋。王奎从枕头下摸出早已准备好的杀猪刀,紧紧握在右手,悄悄躲在半掩的门后。隔着门缝看到,土匪已站在门前,见门没关紧,正在疑惑,想探头看个究竟,刚刚往前挪了半步,这时,王奎一个箭步冲了出来。右手攥着杀猪刀使劲向前一顶,而后用力一抽,便听见“啊呀”一声,土匪一个趔趄退了回去,拔腿就跑,后面的土匪大叫一声“不好”,另外两个土匪拖着伤者,像拖死狗一样仓皇逃命去了。

王奎因智斗土匪,名声大作,从此土匪再也不敢进村抢劫了。

编辑:陈雨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