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我市6处榜上有名
早报讯(记者李振涛)濮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不可移动文物众多。2月15日上午,记者了解到,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目前已正式公布,我市共有6处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其中。具体来看,此次我市入选的6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3处:丁鉴塘烈士碑,始建于年,位于濮阳县海通乡刘辛庄村;清丰火车站旧址,始建于年,位于清丰县城关镇*庄村;汪洋烈士故居,始建于年,位于台前县夹河乡顾庄村。
古墓葬3处:王崇庆墓,为明代墓葬,位于濮阳县城关镇吉村;宋耿洛汉墓群,为东汉墓葬,位于南乐县福堪镇宋耿洛村;南霁云墓,为唐代墓葬,位于清丰县纸房乡谢朱楼村。
据了解,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于年6月启动。此次名单的公布,意味着我市又有6处不可移动文物被纳入省*府的保护范围,为我市文物保护事业持续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⑧
新闻延伸
NEWS
﹀
﹀
﹀
这些新晋的濮阳文物保护单位你知道多少?
明代大儒王崇庆墓
王崇庆(-)字德征,号端溪,明开州(今濮阳县胡状乡老王庄)人。明弘治三年举进士,初授常熟县今,后升沁州知州。据王氏墓碑载:崇庆一生举止稳重博雅,为官廉洁清正,着述颇多,堪称忠孝礼贤,崇庆孝敬父母,凡其在家期间,不论公务再忙,坚持每天向父母请安,问寒问暖,父母外出、回归,他都要跪着送迎,可谓忠孝两全。
年5月23日,在濮阳县城关镇吉村南发掘了一处大型古代砖石墓,这也是濮阳市至今发现的形制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葬。古墓在吉村一处设施农业项目的空地处。文物专家现场钻探发现,该墓东西长八米五,南北宽四米五,墓顶为砖砌而成,墓门为拱形门,上面是歇山顶,两侧是用砖头砌成的墙,房脊部分还有砖雕花纹,整体像是一座庭院。当时,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专家说,从这个墓门的建筑风格,从斗拱的样式,以及砖的尺寸,可以确定这个大型墓葬应该是明朝时期的墓葬。年6月至7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濮阳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葬进行了科学发掘。
宋耿洛汉墓群
宋耿洛汉墓,位于南乐县东北23公里福堪乡宋耿洛村南米处,这里有三大土家,呈“品”字形,最大冢高10米,面积余平方米,俗称“赫王坟”、“冢垌堆”。明《正德大名府志》、《南乐县志》均称其为赫胥陵,说是上古赫胥氏陵墓。
经年、年两次挖掘,出土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多件,是河南省最大的汉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南霁云墓
南霁云(年―年),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出身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为人勇武过人。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屡建奇功。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
汪洋烈士故居
汪洋烈士故居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夹河乡顾庄村,有院落,院内有主房3间,中间一间为老式楼房,古朴典雅,两侧平房,东配房2间,西配房4间,院门为老式大门,古香古色,是一处很有价值的近代建筑。汪洋(~),原名之正,字诚斋,夹河乡顾庄村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年3月任鲁中*区第一分区*治委员兼中共泰山区地方委员会书记。年10月,在培训县、区领导干部时被敌人包围,汪洋销毁文件,壮烈殉国,时年29岁。年10月,汪洋故居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利用级别未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