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905531.html为做好年我校招生工作,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和《年清丰县城区初中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策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我校年七年级招生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生对象
年小学应届毕业生
二、招生范围
1.招收姚庄村、坑李家村、东关村、东街村、张庄村、南街村、西后街村、西关村、高庄村、八寨村、北关村、阎石庄、葛营村村民直系子女。
2.招收叠翠路以东、人和大道以西、孟德大道以南、朝阳路以北城区居民子女。
3.招收大屯乡、阳邵乡、古城乡、大流乡、高堡乡、马村乡进城务工经商随迁子女(只招收县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中户籍属于上述乡镇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
三、招生报名时间及办法
(一)现场报名时间
8月18日—21日符合我校招生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进行预报名。
8月18日县城区村民和居民子女现场报名登记;
8月19日—21日进城务工经商随迁子女报名登记。
(二)招生办法
1.审核报名。结合我校实际,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进行现场报名、资格审查。初审合格的生源名单录入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并上报县教育局,等待复查。
2.资格复查。县教育局联合纪检及其它相关部门,对初审合格的生源证件进行复查。
3.公示通知。资格复查结束后,根据审核结果,教育部门下达正式录取学生名单,由学校公示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
四、预报名缴验证件
(一)县城区村民直系子女报名:姚庄村、坑李家村、东关村、东街村、张庄村、南街村、西后街村、西关村、高庄村、八寨村、北关村、阎石庄、葛营村村民直系子女,报名须提供
/p>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和子女户口簿;
2.房屋产权登记证(包括房产证、不动产证、宅基证,房屋抵押由相关部门提供复印件并加盖公章;祖孙三代共住房且同户口薄的,提供祖辈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和父母双方的无房证明。下同);
3.小学毕业证;
4.“年河南省初中招生学生基本信息表”;
5.两张彩色一寸照片。
(二)县城区居民直系子女报名:叠翠路以东、人和大道以西、孟德大道以南、朝阳路以北城区居民子女,报名须提供: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和子女的户口簿;
2.房屋产权登记证(购房已入住现未办理产权登记证,需提供合法的购房合同和交款票据,并同时提供家庭用水电气缴款票据等实际居住证明);
3.小学毕业证;
4.“年河南省初中招生学生基本信息表”;
5.两张彩色一寸照片。
(三)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县城区小学应届毕业生中户籍属于大屯乡、阳邵乡、古城乡、大流乡、高堡乡、马村乡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报名须提供: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和子女的户口簿;
2.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和用工单位或个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社保缴费凭证(经商人员须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当年纳税或免于纳税的相关证明)、房管部门出具的有效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截止时间:年7月31日)和所租房东的合法房产资料(包括房东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证)
3.年小学毕业证;
4.“年河南省初中招生学生基本信息表”;
5.两张彩色一寸照片。
(四)特殊人员子女报名:*策性照顾人员子女等其他特殊人员子女入学,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策要求执行。应在我校就读的学生,8月18日—21日期间不报名者,逾期不予受理,视为放弃片区内入学机会。
五、录取新生
招生录取工作采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招生方式进行招生,按照县教育局审核名单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录取。
六、有关说明
1.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学制一致”原则,我校不招收五·四学制的小学毕业生和学籍在五年级的在校生。
2.“年河南省初中招生学生基本信息表”须据实填写,所填信息若有误或经核查不实,后果自负。
3.报名时务必把所需全部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同时装入档案袋,并在档案袋上注明学生姓名、联系电话、证件名称及数量等交学校。
4.我校不接收多所学校重复报名学生,否则,视为放弃片区生资格;录取后不在我校就读者将不予保留学籍。
5.学校将联合公安、房管等部门对有关证件进行核查。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核实,将取消我校片区生入学资格。
6.由于受疫情影响,按上级要求,学校不提供住宿,家长需填写不在学校住宿、不参加托管承诺书。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凡发现违反规定者,一律劝返原户籍地上学。
7.报名时所有学生及家长按防疫要求自觉佩戴口罩,检测体温,保持一米间距。
8.招生工作解释权归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
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
年8月13日
备注:1.为避免字体不清晰,请自行打印信息表。
2.此表所填信息必须据实填写,如有错误或虚假,后果自负。
大濮网清丰站小编有话说:孩子的教育始终是家里面的一件大事,作为父母、作为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的教育,适度关心孩子的学习,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做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爱读书的人,让孩子受益一生!
信息来自:清丰实中教务处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