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顺分三个等级,很多人竟是最差一等你给父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的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孝道乃孝亲之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进而影响到人们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行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标志,孝道文化早已在华夏大地源远流长。上古时期,有尧舜禅让感天动地的仁孝传说;甲骨文中有对“孝”字的形象刻画;《诗经》中有对孝道的真挚歌咏;儒家宗祖孔子编著的《孝经》,则标志着孝道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孝道文化范畴中最有影响的文献。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制定了“举孝廉”荐才选官的科目;至隋唐则开启了以孝子名设县名县的先例。

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也就是说,孝顺父母有三个等次:最高等次是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言语行为都能使父母发自内心地高兴;其等是儿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反哺,对父母态度好;最后一个等级是能够满足父母的生活需求,养老送终。下面的故事能够帮你看看,你对父母的孝道和爱究竟属于哪一个等级呢?

历史上,在河南濮阳,就有一个以孝子张清丰名字命名的县——清丰县。张清丰,隋朝顿丘县人,家庭贫寒,因孝敬父母而闻名乡里,隋开皇年间,被举为孝廉,后当地的析顿丘、昌乐四乡设县,以孝子张清丰之名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青要山镇小寨岭村,有一位叫郭文瑞的95后女孩也是远近闻名的孝女。原来郭文瑞在几个月大的时候,被养父抱养到了河南洛阳新安县青要山镇小寨岭村。

虽说养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养父一直对她疼爱有加。“养父十年前摔伤了腿,常年靠轮椅生活。郭文瑞在15岁初中毕业那年,养父又突然因为感染住院做了大手术,之后连轮椅也不能用了。”虽说年龄还小,但为了报答养父的恩情,从那以后,郭文瑞彻底放弃了学业,开始留在家里照顾养父和年近80的奶奶。

一晃8年过去了,在农村像郭文瑞这个年龄早应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郭文瑞害羞地讲:“这两年,已有热心邻居给她介绍过3个相亲对象,但最终都没了音信。可能是我的一个要求:就是男方要到我们家,和我一起照顾养父和奶奶。以致吓退了所有相亲人吧!”

隋朝的张清风和95后的郭文瑞,他们都是有名的孝子,他们对父母的孝顺,都属于孝的第一个等级。大家想想,为什么郭文瑞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属?其实啊,原因是郭文瑞要求自己的丈夫也能够像自己一样,从言语上和内心深处尊敬自己的长辈,孝顺他们,这种第一个等级的大孝,难道对现代人来说就这么难吗?以至于这个女孩,到现在也没有找到意中人。但我仍觉得她应当把自己“特殊”的择偶标准坚持下去,而且她自己也说,“小时候,奶奶和爸爸对我这么好,现在是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所以,我要坚持自己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第二等和第三等孝顺呢?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农村的男孩,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凤凰男”,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当上了一家大企业的业务经理。他是村里人的骄傲,更是自己父母的骄傲。每天拼命的工作,真的是非常地忙,有的时候一个月,都忙地不和父母通一次电话。时间长了,和父母的联系就更加少了,他也没觉得愧对父母,似乎习惯了这样,忙碌就成了“借口”,他不是不孝顺,是实在太忙。

一年冬天,父母实在牵挂自己远方的儿子,于是呢,就从农村大老远的跑到儿子工作地去看儿子,父母到了以后,给儿子打了好几通电话,都被摁掉了。因为当时他正在外地与客户洽谈业务,如果这个单子成了,他就会升职为总经理。父母苦苦等了三个小时,楼道里实在是太冷了,幸亏他的邻居发现了这两位老人,请他们到邻居家继续等。邻居看不下去,打了几个电话,出于礼貌,他忙完了以后,回复了这个陌生的号码。他才得知父母来看他了,他很是着急,但是想想自己的工作,还是决定留下来让父母先住在邻居家里,还好善良的邻居答应了他。这个生意一谈就是一个星期,当他急急忙忙的赶回家时,父母已经回老家了。临走时,父母给儿子留下了一封信:儿子,我们知道你工作很忙,但是你买了新的房子,我们想过来看看,帮你收拾一下,替你分担一点,我们不好意思多打搅你的邻居,想想还是赶紧回老家吧!前阵子老家的门坏了,你的父亲换了把新锁,怕你回家打不开门,留下了一把新钥匙放在了你家客厅的桌子上,还有你最爱吃的家乡大红枣。

一封信刺痛了他的心,为什么他不记得留一把钥匙给自己的父母呢?看到母亲留下的钥匙,再也止不住泪流雨下。这把钥匙就像一把剑,深深的刺进他的内心,扪心自问:我对父母的孝顺在哪里呢?第二天,他抛下了所有的业务,踏上了回家的火车,他决定要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扪心自问一下?最后这个故事,是不是非常符合我们很多人的现实情况呢?忙忙碌碌,每天工作的我们,可能忽视了对父母的孝顺,忽视了他们对我们的爱,这样的我们只能做到最后一等。父母不容易,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而我们呢?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忽视了对他们的爱,仅仅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养老送终。可怕的是,我们多数人都和后面这个故事里的人一样,不觉得这是不孝顺,只觉得我们很忙,过几年有钱了再孝顺我的父母,我们年迈的父母能有几个几年呢?

希望我们反思一下,和故事里的他一样去亡羊补牢,至少我们能给父母第二等级的爱和孝!你们说不是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